第201章 宰割天下
功勋统计是一项麻烦的事情,公平公正公开是基本的要求。
又都是冒著掉脑袋、残疾的风险喋血亡命拼杀换来的,如果在敘报、统计军功时用其他手段增幅两三成,这简直血赚。
因此吏士报功时,若是压不住这些人,跟你敘旧的,大声喧譁鼓譟夸功的,相互联合製造声势示威、恐嚇的。
乡野之人强买强卖尚且能瞪目作色,更別说是此刻。
因此赵基继续请裴秀来担任这个得罪人的功曹,负责考评功勋。
以裴秀的资歷、威望,可以压住所有人。
就这样裴秀负责考功,考功三日,期间检首,然后就会火化敌军尸体。
战死的虎賁、虎步军、紫衣义从则在城西龙山择地安置,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以后这里会成为全军最高级別的陵园。
而赵基则督兵出城,驱使俘虏开始在近郊田野规划道路,开始板筑成排的屋舍,以便安置这些俘虏与他们的家眷。
给他们找些事情做,否则人閒下来会胡思乱想,如果精力充沛,就有付诸行动的体力、执行力。
也只有让他们参与劳动,才能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还是有用的,不会被流言惊嚇。
反正粮食不能白吃,一些手脚轻伤的俘虏也被拉扯过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辅助工作。
扩建晋阳城是一件庞大的工程,仅仅是目测,扩建面积大约是旧城的十二三倍。
未来核心人口迁徙此处,这里才是最坚实的后盾。
平阳、安邑不是不行,而是无法用清理太原的方式来洗地。
藉助河东的力量,將太原洗乾净,解放各种束缚生產的锁链。
当太原起飞后,自然能带著河东起飞。
都飞起来了,许多禁錮也就自行崩解、断裂。
俘虏们普遍工作比较积极,因为河东兵在赵基约束下没有侵犯他们的妻女。
哪怕以后他们会贬为奴隶、妻女沦为奴隶,也是家室齐全的奴隶。
以后就是將他们某些人分配出去成为骑奴,也能立功赎身、赎回家人。
所以赵基不可能直接释放或整编这些人,与他们比起来,徐晃整编的王氏部曲反而运气比较好,直接越过了立功赎身的这一道环节。
自知占了便宜,晋阳新兵监管奴隶工作时也格外卖力。
生怕一时心软,被误会为勾结俘虏企图作乱……
毕竟晋阳这里已经流够血,没有想继续流血。
固然是徐晃持朝廷詔令以形似欺骗的手段进入太原,並突然发难袭击、尽诛晋阳王氏与周围姻亲家族,可货真价实的杀人了,杀的还是人上人。
后面赵基更简单,野战击破叛军,还是以少胜多。
到现在为止,活下来的任何一个太原人,都不想再折腾、打仗了。
尤其是野战获胜,对巩固统治,协调人心很有帮助。
就在这样的气氛里,赵基收到了天子的周章。
周章发下来,他需要在周章上回答,然后把周章交给使者,使者带回去復命。
就相当於刘协发来一个新的两人聊天群,周章来回於两人之间,对话內容也不刪除,就一直存留。
周章是比当面对答更为正式的諮询、顾问方式,有档案可查。
见天子所问,赵基捉笔略沉吟,就书写:“臣曰,因地制宜,春种秋收乃自然客观天道之理。不以一人之力而变,可见人力不及天数。王允强逞意气,一意孤行,因一嘆而杀蔡伯喈,自此何人敢与他谋事看似执宰辅政为百官之率长,实乃孤寡匹夫也,如何能胜”
“而臣之胜,上有天子庇护,下则袍泽吏士勠力齐心。是以规整有序破散乱无序,不足为奇。”
赵基停笔,领取一枚空白竹简,在上书写:“文和在野,则朝败;今文和在朝,则野败。”
感觉这么惊嚇贾詡不太礼貌,当即用毛笔蘸墨,对著竹简涂抹,彻底抹黑。
將周章写好,赵基交给使者、御史董芬,就问:“营中近来可好”
“皆如侍中时所留制度,並无一点变动。”
董芬是御史,是天子廷臣;在廷臣眼中,赵基最宝贵的身份是侍中,彼此是同僚。
赵基想了想,就说:“回去后询问列位公卿,可有意来晋阳。若有有心,可隨船队来晋阳与我一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