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虎賁郎 > 第142章 侦查首战

第142章 侦查首战(1 / 2)

第142章 侦查首战

天色伏晓,徐晃督率河东骑土为前锋,沿驰道向北推进。

水低浅,木桥本就简陋。

经过侯选、李堪重修后,徐晃所部直接纵马踏过木桥,入驻城外军营。

天子车驾、虎步军透迤而进,赵基按捺不住,引五百虎责骑士紧隨徐晃之后抵达北絳。

侯选、李堪、赵绪三人出迎,引著赵基沿汾水南岸而行。

可见北岸匈奴帐篷上下相连,不下七八里长度。

此刻匈奴人的马匹就在岸边水田里的恣意享用青苗,岸边还停泊百余艘舟船多是小船,几乎被匈奴人拖到岸上,可能是担心被汉军夜里渡夺取。

岸边村社废墟,赵基站在里墙上眺望远近,感觉自己似乎要了不必要的小招。

匈奴人或许早就被李催策动,他们之间本就有合作传统。

若有机会,李催怎么可能放任朝廷出逃

朝廷想要返回阳,就两条路;要么返回弘农,走函谷道;这样的话,李催郭就能在弘农截获,或沿著函谷道追击。

另一条路就是通过北絳走软关陘,匈奴人则帮李催盯著这里。

河东南部各县才是精华,李催眼馋,匈奴人难道不眼馋

野战重创河东青壮人口,那么整个河东都將成为匈奴的牧马地,匈奴也將高速发展。

依靠山河形胜之地,匈奴人可以用更高效、粗暴的手段碎境內顽强抵抗的汉豪强,融合这些人,提前出现一个比沙陀李克用更强的势力。

所以不管自己、天子车驾是北伐名义,又或者走职关径上,都会遭遇匈奴人的围猎!

这对匈奴人来说,就是一场狩猎!

对匈奴人来说,河东最难处理的就是各种城邑,主动进攻、掠夺,效率太低,风险不小。

还会引发河东、太原豪强的警惕与极端敌视,提前爆发高烈度摩擦,不利於匈奴休养、恢復。

汉豪强与南迁的匈奴,都是摩擦中壮大,都在吃无依无靠的底层百姓。

而现在机会来了,一口吞掉自己,自然不需要再衡量、顾虑什么汉豪强。

黄金不重要,甚至天子也不是特別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推动下,提前爆发了这场决战。

大概歷史上朝廷能走职关陘顺利逃走,就是天灾导致匈奴人失去了行动力,

而朝廷迁徙队伍规模很小。

在匈奴人反应过来之前,就从北絳、翼城之间通过也可能就是朝廷规模太小,没有多少车辆,不需要依赖驰道,可以沿著紫金山山壁向东而走,躲掉了匈奴人的侦查。

“匈奴人马颇多,卑將昨日撤径城守军,此城已被匈奴侵占。”

侯选指著东北方向,视线远处有一座很小的城邑,就在驰道必经之处。

他解释说:“径城兵少不能守,兵多被围则粮秣匱乏,难以久持。卑將与李伯承商议后,主动放弃,並焚烧各门、屋舍,退回北絳,敛眾固守。”

“我给二位的任务是守住北絳,径城丟失便丟失了,无损大局。”

赵基伸手从韩述手里接过地图,铺开问:“唐城如何”

唐城在水北岸,位於北絳与翼城之间,也交给侯选、李堪分兵驻守,而水上游的翼城则由柳孚、魏兴镇守。

翼城城邑规模更大,城池年久失修,但底子极好,只要封闭城门,匈奴人只能干瞪眼。

抓稳翼城,朝廷队伍就別想悄悄逃走。

而翼城附近有许多侯氏兼併来的田庄,都是上好的水田,附近沼泽芦苇丛生,藏著陆续搜集来的各种船只。

这时候李堪回答:“回稟侍中,唐城由我弟李岩驻守,有义兵七百,得柳尚书所拨粮秣,足可支守二十日。”

“守住唐城二十日,他的功勋我不会遗忘。”

赵基回应一声,当眾承诺。

又低头看地图,一笑:“我喜欢打这样的仗,匈奴人吃光汾水两岸的青苗,

还能吃什么”

侯选追问:“侍中要与匈奴相持”

“匈奴锐而难久,我不与他战,他只能来攻。以静制动,后发制人。”

赵基將地图递给侯选:“你们也看看,李郭二贼正攻平陵苏氏,待破苏氏,

发兵犯河东,不管是汾阴马玩、成宜、程银,还是驻守蒲坂的我父,皆能固守月余。周边县邑多已迁徙百姓,坚壁清野,乐观估计,我们还有一月半的时间。”

等步入初夏五月,李催郭最强的重装部队就无法披甲作战,攻坚能力更弱。

劳师远征,土卒韧性、锐气下降。

侯选、李堪两人一起看这卷新绘的地图,更为精准。

两人看地图之际,北面十几名骑士奔来,当首一人勒马大呼:“匈奴散骑追来,不下百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