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王家兄弟受刑记(1 / 2)

若朱元璋身在后世,学过相关政治经济课程,就会明白为何后世官府会限制官员不得经商的底层逻辑。

可惜,时代的局限性模糊了他的双眼。

他的出身,也让他想不明白这件事。

他是天才不假,但天才同样有极限。

解决完王家兄弟的事情,还有一个更大的麻烦事。

”春和酒楼,於家......”

朱元璋盯著摺子上的“於泽”两个字,眉头轻皱。

他知道这个人,杭州於九思於家的庶子!

於九思死了应该有好些年了,於泽是於家推出来给他一个“面子”的庶子。

被他任命为工部主事,六品京官!

很难办。

朱元璋眉头皱得很深。

倒不是说他惩治不了春和酒楼,而是他无法藉机將此事扣在於泽和於家头上。

朱元璋早先年就吃过这类世家大族的亏。

他原本以为自己当了皇帝,就不会再顾忌这些影响力巨大的当地大族了。

但只过了两个月,就发现自己之前小看他们了。

处处掣肘!

政令下放到地方,怎么实施,这些大族说了才算。

想要强行徵兆大族家的嫡系俊杰,入朝为官,朝中大臣,甚至是跟著自己十几年的心腹大臣,都会劝自己以大局为重。

类似於家这种,身为杭州士绅大族,处於自己治下。

不说族中全族俊杰出仕,在他麾下给他效力。

哪怕只出动一两个嫡系子弟,也能让自己面子上过得去。

但是,他们连这点小面子都不给自己。

出一个庶子,算什么意思

朱元璋內心憋著气,他迟早找机会,好好整一整这些大家族。

春和酒楼好办,於家难办啊!

物伤其类,朝堂里反对声音太大,朱元璋不得不考虑这些大臣的想法。

皇权至高无上,但真做到这个位置了,才会发现处处掣肘。

牵一髮而动全身。

他必须考虑到这件事发生后,引起的暗流涌动。

“下去仔细查查,看看这春和酒楼,可干过什么脏事坏事!”

“咱听说,这春和酒楼背后可不简单吶!”

听到吩咐的毛驤当即心领意会,上前躬身应下。

不出所料,这春和酒楼要倒霉了。

至於藉机大肆惩罚於家的想法,只能暂时搁置。

这些大家族鸡贼的很,想仅仅依靠这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敲打於家一下,是能做到。

要想让於家付出很大的代价,或者彻底臣服於他,是不可能的。

宫女抱著木匣子,认真记下朱元璋的命令后,后退著出了华盖殿。

直奔谨身殿、乾清宫后的坤寧宫马皇后处而去。

很快,正准备去看看丈夫的马皇后得到了消息。

细细询问过后,她也摇著头,满脸惋惜之色。

“这王家兄弟当真可恶。王大死后,尸体送去城外埋起来,不许立碑!等王二养好伤后,即刻离开,不得逗留!”

“是,娘娘!”

“明儿再去,顺带著去告诉李洪李巡检,那玉牌子就留在他那里了。以后好好办差,不要辜负陛下的信任!”

“是,娘娘。奴婢都记下了。”

鹅蛋脸女官快步退下,又有窈窕女官上前。

“娘娘”

“又有何事”

“孙贵妃她们,来求娘娘,说想要些精品麵粉。”

“哦这么快就传出去了”

“宫外都知道了呢。”

......

珍珠巷,朱家小院。

今日的朱先安兴致极高,拉著谢家两女,点著火红蜡烛,喝了小酒,吃了小菜,方才熄了灯,上了榻。

窗帘被晚风掀起一角,朱先安和谢家双姝,在阴影的褶皱里交换了一个潮湿的诺言。

朱先安亲自感受,兴许是喝了些酒助兴的缘故,谢家姐妹更放得开了。

或许,也可能是铁牛他们搬得远了些的缘故。

反正朱先安喜爱听的猫儿哼叫声,比前两日大了几个声调。

其中妙处,让朱先安恨不得挑灯夜战。

但考虑到谢家双姝的身子,以及明日重要之事,他还是选择了克制。

第二日。

四月初九,昨日还是大晴天的天空,今日一早,就突然阴沉下来。

黑云遮天蔽日,摇摇欲坠,似要倾倒一般。

鲜鱼巷西北,就是大名鼎鼎的龙江关。

龙江关巡检司衙门,就在鲜鱼巷北部出入口附近。

衙门后院,木製牢房。

阴暗、潮湿、死气沉沉。

蛇鼠蚁虫,蜈蚣等小“可爱”,时常出没其中。

在寂静的牢房里,蜈蚣触角爬过湿润墙角的声音,似乎都能遮住心臟跳动的响动。

稻草腐烂发霉、青苔遍布、排泄物发臭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