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我要着重夸奖两点,其一,一直以来我对刘茜茜的刻板印象是打女,流量明星,似乎演技这一块在她这里毫无相关。
事实上,当我走进影院之前,我依然对她的演技不抱有任何幻想。
影片结束,我满怀心思的走出电影院,一路上脑海中总是划过一道身影。
是李清照,却也是刘茜茜。
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就好似只要我想起李清照相关的任何事情,脑海中不自觉的蹦出了刘茜茜的身影。
好似穿越了千年,那个身影活生生的出现在自己面前。
最后我总结一点,在这个角色上,刘茜茜确实走到了极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亲自去看完,就知道我所言非虚了。”
“其二,我要夸张的是这部电影的编剧,作家陈楠。
好吧,我承认,他确实不愧为文学作家,虽然之前的电影一直让人饱受质疑,但这部电影我想说
你能不能快点把你口说的那部李清照上线啊,电影看的完全不过瘾,不够,我要看全部的。”
这是陈楠在某瓣上看到点赞最高的一条评论。
原本以为是自己请的专业人士评价的,一问才知道,是一个路人。
此刻,不但陈楠在看某瓣的评论,刘茜茜几乎是抱着手机不放。
只要刷到关于自己的影评,就自顾自的傻乐起来。
完全没有她之前说的那般不在意。
呵呵女人
“你烦不烦呀不要打扰我看评论,有这闲工夫,你还是想想怎么应付胡导。”
刘茜茜一jio踹在陈楠的肩膀上。
之前还嫌弃自己脚臭,现在没事就把玩两下,只能说男人呵呵
“啧”陈楠砸吧了下嘴,有点头疼。
10号,也就是上周三,一直到周末,李清照一周票房破了十八亿,刷新了整个华夏影史所有的票房记录。
这给胡梅无限的信心,她现在既想拍电视剧版的李清照。
又想马上开展下一部系列。
这几天没事就催着陈楠写下一部的剧本。
还根据网上某个博主发出的投票,提出了几个选项。
网络上某个博主在电影上映第一天,就开始在网上搞了这么一个话题。
一共列举出十位拍摄的历史名人。
有李白、杜甫、苏轼、张居正、辛弃疾、曹植、陶渊明、柳永、白居易、李煜等人。
位居榜首的是李太白,排名第二的苏轼,第三位就是辛弃疾了。
前面李清照的电视剧还好说,但是后面那个系列续集,陈楠就暂时没这个打算。
怎么说呢,这部电影的成功不单单只是质量的问题,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韩三爷用来博弈也是其中之一。
这几天,韩三爷“病好了”,不过知道的人并不多。
出来那天专门约见了陈楠和伯纳的于东。
几人聊了很多。
韩三爷给出的信号就是,上头已经明确将他的考察期给抹掉了。
现在最次也是连任,好一点还能跳一级。
要知道此时的韩三爷已经六十了,在这之前想升一级,基本不可能。
如今,临到退休的年纪,还迎来了一个新的高点。
说不开心,是假的。
按照韩三爷所预料,很有可能往“文宣”那边靠。
其主要原因,大概率是主持这部电影续集相关的传统文化类似的项目。
陈楠选择的题材和切入点比较好。
没有拿一些对正治上敏感的角色出来,而是挑选了一个既有代表,又极具个人风格的历史名人出来。
要是当初选一个类似于张居正、苏轼这种,极大可能会引起上头的非议。
这一趟,对于韩三爷来说,可谓是因祸得福。
如果按照正常的进程,他最多连任。
但如今,通过那件事,让他的名字出现在一些的视线里,又因为李清照的成功,掀起了一大波传统文化的热潮。
才让上面真正看到他。
可以说,在某些方面,不怕争议,就怕被人忽略。
所以,对于千古风流人物这个电影项目的续集,陈楠个人做不了主。
得看上头的意见。
而且韩三爷也交代了,暂时不要动,等这波风吹的更远一些,引起的反应更大一些。
毕竟才上映没多久,电影票房的走势,虽然没有上周高,但也没差到哪里去。
等这部影片以绝对的优势下线,才是这波风吹的最盛之时。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