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狡黠一笑。
尤然在敲电子鼓,黎绯的手则伸向了真鼓的鼓面。
她单手弹拨着电子大提琴的琴弦,间或拍了拍鼓,即兴配合击打一段节奏。
侧身站立的少女,姣好的脸庞半逆着舞台的光。
这不仅是,她的自我。
她也想在这首歌的尾声里,让所有一同聆听这首歌的人也找到那个丢失的自我,一起蹦,一起嗨起来,尽情释放。
如果此时有人问方以航,在黎绯的这首歌里听到了什么。
方以航会告诉他,他听到了野心。
这个柔弱的少女有炸裂全场的野心。
她的音乐或许能够成为,一些人平凡生活里的一剂强心药。
方以航回忆起,高中逃课的时候,和他相熟的地下乐队主唱,曾经在抽完一支烟后,对他感叹
“我们还要地下很多年。”
天真的他问为什么。
“音乐这个东西是很好的,却不是必需品。”
方以航当下不明白,直到很多年后,自己成为了歌手,走出地下,走到大众视野范围内,再回过头来看这句话时,却顿悟了。
可这样说的话,按照马斯洛的理论,艺术都不是必需品。
然而如果将生活比作一碗汤,没有盐的汤,依旧可以补充营养,但是却令人难以下咽。
方以航以为,“我”是一个命题作文,以此为题做出来的音乐,戴着镣铐跳舞,尽善尽美,也不过是在南瓜浓汤上做装饰的一点薄荷叶。
但黎绯交出的答卷却是出人意料的惊艳。
在und of sience中,人们看见了一个寂静少女并不寂静的内心,就算被打动,陪她体验完春夏秋冬的人生,终其一生,也不过是个看客。
然而到了最后,她把所有看客都拉下了马,对照着自己,很多人在里面看见那个“我”,不是任何人眼里的“我”,不是社会要求成为的“我”。
是最真实,也最复杂,或许拿出来不被喜欢甚至不被接受,所以只能一直压抑着,等待有一天也可以放到日光之下,却又不敢的,那个“我”啊。
她以大提琴旋律触动心弦,让所有人看一看真实的她,拿出心底里最深勇气的人,在最后自然也可以给予听众勇气。
至少这一首歌的时间,给你们,做自己。
“我觉得,她已经完全突破了这个命题。”
“你说什么”薛冰问他,“我刚才没听清。”
方以航笑着摇了摇头,表示那不重要。
薛冰凑过来,看样子还想再问个究竟。
方以航一字一顿地冲她喊道
“听音乐吧”
第四十一章
“这一段, 是以本我的部分做结尾吗”
薛冰歪着头想了想,问道。
方以航眉梢一挑, 惊讶于她的锲而不舍“你居然还读弗洛伊德吗”
“喂”
干嘛用这一副刮目相看的眼神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