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赶车(2 / 2)

“高市长您太客气了,举手之劳。”陈青擦了擦手。

“你们这是去哪儿?”高晓冬随口问道。

“省里。”陈青没有隐瞒,将石易县财政面临的困境,以及此行要去省财政厅沟通转移支付款项的事情,言简意赅地汇报了一遍,语气不卑不亢,重点突出了实际困难和寻求上级支持的决心。

高晓冬认真听着,并没有打断陈青。

待陈青说完,高晓冬拍了拍他的肩膀,缓缓开口:“财政困难是普遍现象,但石易县的情况确实比较特殊。这次去要做好无功而返的准备。”

“我知道。”陈青点点头,他也没有任何把握。

高晓冬能听他说完,陈青不认为这只是一个对刚才换胎的容忍,试探的转移话题:“您这是要去省里?”

高晓冬没有避讳,点点头:“是去省里开会,也随便摸个底。听说,省里正在初步论证一条南北旅游高速的规划方案,重点是连接几个生态旅游县。”

陈青心头一动,“那有没有可能路过石易县?”

旅游高速?!

陈青的心脏猛地一跳!

他太清楚一条高速公路对于现在的石易县意味着什么——那不仅是交通的便利,更是经济发展的动脉,是彻底改变县域格局的命运之门!

“高市长,这个消息……太重要了!”陈青强压住内心的激动。

“还只是论证阶段,存在变数。”高晓冬摆摆手,语气恢复了官方口吻,“但你们可以提前做些准备,比如沿线用地的控制,生态红线的摸底,做到心中有数。真要等到规划公布,有些工作就被动了。最主要的是控制消息,不要被有心之人利用了!”

陈青微微躬身感谢,“多谢高市长指点!我们回去后一定认真研究,提前谋划!”

“行了,我也赶时间,以后有什么事,可以来问我。毕竟,我分管的工作可能比你们熟悉一点!”

陈青心中暗喜这次偶遇,再次深鞠躬,送高晓冬上车。

这一次意外收获的关键信息,无疑为为石易县的经济恢复,打开了一扇充满希望的窗户。

然而,机遇的背面,往往是陷阱。

如同高晓冬提醒的一样,高晓冬能提前获知一些消息,难免也有别的人获知消息,红线范围内的土地就很有意思了!

陈青不知道的是,几乎在他与高晓冬在服务区交谈的同时,石易县常务副县长石雷的办公室里,一个神秘的电话也打了进来。

“石县,省交通厅那边传来风声,有条旅游高速可能在规划,好像会经过我们北边几个镇……”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兴奋。

石雷的眼睛瞬间眯了起来,精光闪烁:“消息可靠吗?”

“八成!厅里的朋友透露的,现在还在保密论证阶段。”

“好!我知道了。”石雷放下电话,脸上露出老谋深算的笑容。

他立刻叫来心腹,低声吩咐:“马上,找人去北边的青山镇、绿水乡那几个地方,用不同的公司名义,把可能经过的路线两侧,尤其是靠近出口、服务区潜在地块,能签意向协议的全部签下来!动作要快,要隐蔽!”

他放下电话,惬意地靠在椅背上,自言自语般冷笑道:“李花,陈青,你们在县里折腾钱袋子,这送上门来的金疙瘩,我就不客气了。等你们反应过来,肉早就进了咱们的锅里。到时候,要么你们来求我,要么,这征地拆迁的雷,就看你们怎么趟过去!”

信息的不对称,让石雷和他背后的本土势力,以为再一次抢占了先机。

他们如同潜伏在暗处的蜘蛛,开始悄然编织一张攫取未来利益的大网。

殊不知陈青根本就没有耽误,在高晓冬的车离开之后,他就将高速规划的消息电话告知了李花。

李花在电话那头也振奋不已,但随即冷静下来:“这是天大的机遇!但也是烫手的山芋。消息一旦走漏,沿线地块肯定会被疯狂炒作,征地成本会直线上升,甚至可能引发群体事件。石雷那帮人,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陈青沉吟道:“我们不能直接和他们在征地问题上硬碰硬,那会陷入无休止的扯皮,耽误时机。我有一个想法……”

“借力打力?”李花立刻明白了他的意图。

“对。”陈青目光锐利,“把这条高速规划,以及它可能带来的物流枢纽效应,打包进我们给绿地集团的招商方案里。让马慎儿和她背后的资本,去和石雷他们看中的那些‘地主’们打交道。市场行为对市场行为,我们政府居中协调,把握大局。”

李花在电话那头笑了:“好!就这么办!让资本去冲垮那些想要坐地起价的土围子!陈青,你这招,够狠,也够高明!”

陈青其实也有些明白马慎儿打电话给他说要投资是为什么了。

但他和李花在石易县根基不稳,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但他相信,只要策略得当,石易县这盘死棋,一定能走活。

前往省城的高速公路上,陈青所乘的奥迪A4在疾驰。

他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脑海中反复推演着与省财政厅官员见面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及应对策略。

前排的邓明和司机都保持着沉默,生怕打扰了他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