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这时,不远处六七岁稍大一点的孩子们背着竹筐从山上下来。
他们相互聊着天,哪里猪草多,哪里能抓知了猴,哪个地方的树上有鸟蛋。
热热闹闹的童年,很鲜活。
田地里大人们忙着干活,日头火热,挥汗如雨,没人喊累,只是埋头干活。
如果这些孩子不读书,最后,走的依旧只能是父母的老路。
姜婉悦轻轻叹了口气。
“妈,我好了,咱们回去吧。”桑榆说道。
“嗯,好。”姜婉悦应声。
“慢走。”张保全向二人挥挥手。
姜婉悦有些沉默。
“怎么了?妈。”桑榆察觉到姜婉悦情绪的变化。
“阿榆,我想去上河村的学校看看,我记得你说这边有小学和初中。”姜婉悦说道。
“嗯,是有的。”桑榆找了个村民,询问了一下学校怎么走。
村民给指了路。
在村东头,不太远。
两个人溜溜达达地走过去,不过十几分钟。
上河学校,分小学部和初中部。
小学部有三间教室。
初中部有一间教室。
一共有二十几个学生。
不算多,在村子里的学校,也不算少了。
不仅有上河村本村的孩子们,离得近的村子也会把孩子送过来上学。
只是,很多人对教育还停留在,会写名字会算个账就可以了的认知,愿意让孩子继续上学的少。
尤其是女孩子。
姜婉悦今天看见很多适龄的女孩子都在干活。
“阿榆,我今天跟你来村子里转,忽然发现,咱们的生活真的太好了,村民的日子还是难。我想帮他们。”
桑榆安静的等姜婉悦继续说。
“我看见那么多的孩子没有读书,心里着急,我想,或许我可以免费地教孩子们认认字。”
“如果哪个孩子在跟我学习的时候发现了学习天赋,能继续上学,我也愿意帮忙,尤其是女孩子。”
桑榆神色微微有些凝重。
她知道即将到来的那场浩劫,教师的地位一落千丈,甚至因为教书育人惨遭欺凌虐待的,比比皆是。
这个时候不是奉献的好时候。
“妈,咱们回去说。”
姜婉悦见桑榆神色凝重,点点头,顺从地跟桑榆一起往家里走。
快到家门口的时候,看见了大狗,他站在路边有些局促地看着桑榆。
“大狗,是来找我的吗?”桑榆问道。
“是的,姐姐。”
“你们说,我先进去。”姜婉悦松开桑榆,缓步回家。
“什么事,大狗?”
“姐姐,你以后还跟我换东西吗?”大狗紧张地问道。
从陈三媳妇闹起来的那天,他就在紧张。
他知道,姐姐给他的糖改善了他家里的生活,也知道很多跟他一样生活困难的家里孩子也想来……
但,他还做不到把这么好的机会让给别人。
他想再给自己争取一下。
“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