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快婿 > 第348章 苦一苦百姓

第348章 苦一苦百姓(2 / 2)

设身处地的想,要取胜只有固守坚城才有胜算。

退到兴庆府,距此地有千里之遥远,中间还有大漠,能阻碍我军行进,拉长我们的补给线,让我军粮草损耗大增。

等我们师老兵疲挺近到兴庆府,他以逸待劳固守,才有一线希望。

中途他们可能会派骑兵袭扰我军粮道,逼迫我们撤军。”

说起这个,段思全咬牙切齿,他差点就死在代军断粮道这招上。

不过经历这回生死,段思全明显考虑问题成熟很多。

他都能想到李光业会后撤拉长补给线,让他们消耗增大的同时还能暴露出更多粮道,然后截粮。

赵立宽肯定:“这事非常有可能,拉长补给,绕开正面大军打劫粮道。

毕竟代国是他们的主场,他们更加熟悉环境。

诸位觉得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众人低头思索,一时皱眉。

这确实是个大问题,深入敌国领土一千里,沿途地理环境肯定敌人更加熟悉。

而且代国骑兵很多,而后勤部队以步卒为主,面对袭扰十分麻烦。

轻骑大可绕过前锋主力,专找后方辅兵的麻烦。

很可能出现大军在前面猪突猛进,后方粮草断断续续,甚至被迫停止进军的事。

见诸将无言,赵立宽突然想到历史上的事:“我记得当初成皋之战时项羽就以轻骑袭扰汉高祖粮道,汉高祖于是在荥阳至敖仓间修建甬道防止骑兵袭扰......

后来魏武帝也曾沿黄河铺设栅栏,防止凉州骑兵袭扰,不断压缩西凉军空间,最终取胜。”

“大帅的意思是......”

赵立宽一拍大腿道:“我们也可以修筑甬道,两侧砌土墙或栅栏,中间足够两辆车过的宽度。

而且不用太高,只要马过不去就行。”

这道理就和长城一样,许多人以为长城是能阻止游牧民族大规模南下的天堑。

其实根本不是,很多时候北方游牧民族都能轻松越过长城,像明朝,长城那么多,可北京城外都快成公共场所,想来就来,想去就去。

城墙的作用在于让马过去不去,限制骑兵大规模集结,同时固定其行军路线,获取情报信息。

在广袤无垠的边境上,如果没有城墙,机动能力极强的骑兵可以从任何方向集结并进攻。

大军不像游戏里那样,点个鼠标瞬间就能弄出来。

数万大军集结打仗,加上后勤装备,短则十天半个月,长则数月甚至数年。

没有长城在,不知道敌人在哪,不知道敌人规模,敌人行军路线也没法预测,随时可能长驱直入。

说不定大规模骑兵数百里奔袭到城下,军队还没开始大规模集结,那就直接完了。

甬道的作用也是如此,修筑成本不高,就是就地取材,用栅栏或者土墙、石墙等,沿途在道路两侧造刚好骑兵没法跨越的墙体,大概人半腰高。

其作用也不是天堑,不是能完全阻挡轻骑兵袭扰,世上根本没什么完全的方法策略。

它是让押运的辅兵面对骑兵袭扰时,随时能有掩体发起反攻,同时袭扰骑兵被阻断通道,没法随意穿插集结。

如果被破坏,也能快速抢修。

众人议论纷纷,随后都觉得此事可行,而且工兵一直是周军的强项。

“工兵营人少,其余民夫要负责押运粮草。

或许可以......再从府州周边招募更多民夫。”领一万关中兵负责保护后勤队伍的华州刺史张平小心提议。

诸将看向他,都不说话了。

赵立宽当下权势如同假河东王,完全有能力这么做。

但这也是个艰难的决定。

不仅要顶住压力,还要挨骂。

为供给大军粮草,河北、河东、关中、河内等地已经招募过民夫。

西北一个主战场,宣州以北,以及雄州一带两个对峙战场,总计近二十五万大军。

后勤补给线加起来至少超过五十万民夫被征募。

周国再大,国力也有极限,这已经很劳民伤财了。

可事已至此,赵立宽也没多犹豫。

他罪过大了去,烂事也多,骂他的也多。

西南和占城国媾和,战前杀三品重臣,伤天害理的大开杀戒,劳民伤财坚持要打代国,还有辽国公主他还不知道怎么处理......

妈的,也不差这一件。

当即咬牙道:“苦一苦河东百姓,骂名我来当!

我会下令从河东诸州县再招募三万民夫随军,专门负责帮工兵修筑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