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快婿 > 第327章 滔天功劳

第327章 滔天功劳(1 / 2)

赵立宽通过翻译明白了野利平的意思。

“之前龇牙咧嘴的,我还以为他是个硬汉。”赵立宽没有理会,就让他跪在那,走到坡前与张浦对视。

张浦隐晦点头,赵立宽顿时明白,心头一阵狂喜,压抑着嘴角。

代国国主,摄政太后,国相,秦王,居然被他一锅端了!

他恨不能立即将这些人打包送到京城老皇帝面前请功!

擒获敌人国主,这是多少武将的终极荣耀。

赵立宽压抑心中的激动,走到抱着小皇帝脚哭的仁多面前。

在他前方,全副武装的亲兵将他与众人隔开。

赵立宽还是惜命的,虽然这些人骨瘦如柴,手无寸铁,但保不齐有跳起来跟他拼命的。

在绝对的悬殊力量面前,反抗已经没任何可能。

仁多起身,拉着满脸惊恐的小国主,以及野利荣保给他跪下。

用汉说话:“我们因受国相与太后的蛊惑,不自量力,不知道上国的强大而发动战争。

劳烦赵将军千里迢迢带领大军过来讨伐。

如今我们把罪魁祸首奉上,愿意投降,请求将军饶过我们吧!”

赵立宽抬手,让亲兵让开道路。

他浑身包裹铁甲,还是比较安全的。

在野利荣保,仁多等紧张等候。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他身上。

此时此刻,任何人都能明白前线军事统帅的权力之大。

此时,一国国主、太后、王公的生死。

这种事他做任何决断都没人会质疑。

且不说他是临时西北所有军事、经济统帅,假节钺,还有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推辞。

也难怪古往今来,在外领兵的大将向来为君主猜忌。

赵立宽也时刻在警惕这个问题,他手下如今能调度的部队禁军加西北厢军,理论上已超过十万。

十万军队什么概念,与小说演义中动辄几十万上百万不同,其实改变三国历史走向的三大战役中,官渡之战、夷陵之战,双方总兵力加起来也只有十万出头。

曹操官渡之战主力就在三万人左右,夷陵之战吴、蜀双方兵力都在五万左右。

辽国初期,国主御驾亲征南下进攻中原,总兵力也就是十万。

历史上金国灭亡辽国,最后兵力也在十万左右。

蒙哥汗亲征南宋,各路大军总兵力也只有十五万左右。

十万大军,已经完全可以左右一个国家的命运。

哪怕周国这样的大国,如果十万军队跟着他叛变,他至少有能力割据河东,控制河北,威胁洛阳。

一般权力大到这个程度还不知自保的,基本离死也不远了。

即便大胆设想,如果母猪能上树,自己坐在龙椅上,也会忧心忡忡,担心忠诚问题。

所以他现在也极度小心,特别是在取得这么大战功之后,又是激动高兴,同时紧张万分,时刻如履薄冰。

这几天他仔细琢磨了历史上那些功劳很大,却得以善终的名将们的做法,准备参考参考保命技巧。

如王翦夫妇,卫青,李靖,郭子仪等。

最终总结出两条。

一是时刻保持谦卑,千万不要自作主张为皇帝做主。

像卫青,做到大司马大将军,全国军事一把手,依旧连个战败的部下都不擅自处置,而是带回去交给汉武帝裁决。

二是自污,像王翦、萧何之类,做点坏事蠢事。

目的不是让皇帝以为你不聪明,不具备威胁,因为皇帝不是傻子,也知道这么有能力的部下不可能做太蠢的事。

这是一种政治默契,相当于把自己的把柄递给皇帝,来展示忠诚,同时也让皇帝有随时拿捏自己的把柄,他就会放心。

想到这,赵立宽也心里有数,这些人不能他亲自来处置。

他伸手努力挤出和蔼可亲的笑脸拉起小朋友。

结果瞬间把这小国主吓得嚎啕大哭。

赵立宽老脸都黑了,我他们堂堂一周国英俊男子,有这么吓人吗。

周围的仁多,野利荣保及身后诸多代国人却吓得连去哄孩子。

赵立宽摆摆手:“算了,孩子懂什么。”

旁边的翻译及时转述,才让众人轻松下来。

“你们擅自入侵我国,杀戮我国子民,抢掠我国财物,其罪当诛。

本将军率大军前来,让尔等以血偿血,乃是上天的旨意。

我军能取胜,是托天子的洪福。

大周天子既是苍天之下九州万方之主,尔等小国也敢蚍蜉撼树,简直不自量力。

至于你们,我只是代天子统军,侥幸取胜,不能僭越擅断,只能由我大周天子来裁决。

在此前,我会保证你们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