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他虽是卫王扶上去的人,但一直在两个皇子间犹豫不决。
以致后来郑王那边的赵立宽立功回京后,他也派人悄悄送上贵重礼物。
但如今赵立宽在前线做的事,基本已断送其前程,他有八九成的把握,这场仗打不好了。
看来他之前立下那些功劳,只是运气好罢了。
而且赵立宽临危受命,是陛下独断专行,不顾众人放对提拔上去的。
赵立宽打不好,责任也在陛下。
届时群臣可借机发难,逼迫陛下立储,谁将是最大的赢家!
答案显而易见,最为年长,而且协理过户部,有政治经验的长皇子卫亲王无论法理上还是才能上都是最合适的。
这是一个极其难得的机会,如果赌对了,他将是从龙之功,以后在政事堂再不会被什么吴相公压一头。
这回不只是他,许多人都看准了这个机会。
而且这不是他们这些人无端筹谋。
卫亲王也急需这次机会。
因为花恒田已被陛下身边的武德司密探捉拿回京,正由郑王主持三司会审,令卫王协理。
花恒田在西南办的那些事,在河内办的那些事谁在幕后,银子都去哪了?
银子都进卫王府了。
卫王许诺花恒田,等登基之后许其进入三省之内,位列宰辅。
花恒田为了讨好卫王,也仗着背后有朝廷卫亲王撑腰,所到之处搜地刮油往王府里送。
可他毕竟是偏远地方上出来的官员,不明白在京城,再大的官,哪怕是天子也要受各方牵制,并不是背后有个亲王撑腰就能为所欲为的。
当初给皇后庆生的几十万两,王府里的奢靡豪华,不计价钱的采买,大头都是花恒田的孝敬。
这可是导致西南叛乱,朝廷鏖战三年的,死伤无数,靡耗千万两白银的源头。
要是查出什么来,卫亲王吃不了兜着走。
唯一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他赶快立为储君,登上帝位。
到时候再大胆的人也不敢查到天子头上去。
所以卫王也不再怕这怕那,特别是怕宫里的陛下,咬牙准备与众人合谋,借机博一把。
叶谷思忖,既然上下一心,那成事是大概率的。
至于西南战局......
到时候再说吧,苦一苦西北的百姓,到时候自然有赵立宽和陛下来担骂名。
至于代国,他们想要那西北的贫瘠之地就给他们吧,反正那几十个县的赋税,和中原一个大县也就差不多。
.....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相约的也不尽然都是才子佳人。
洛阳城大相国寺后院,陪夫人、父母等参佛礼拜的诸多官员汇聚一处。
院外有众多寺院的道人把风,有什么风吹草动都会提前告知。
院内来的只有少数人有资格落座,因为院子里很简陋,只有一张石桌,五个石凳,多数人都要站着。
坐着的有被众人簇拥的卫亲王赵通,太傅唐世昌,中书侍郎叶谷,御史中丞吕辙,以及一位之前众人少见的人物,神京府尹王济海。
外围还有二三十大小官员,众人尽皆神情严肃。
卫王一一与他们见面,并让他们在一封写好的奏疏上当场签上名字。
这便是由中书侍郎叶谷起草的请天子立卫王为储的联名奏疏。
一旦写上自己的名字,就等于上了这条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