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快婿 > 第169章 金鳞岂是池中物

第169章 金鳞岂是池中物(2 / 2)

第二天,确定占城国完全撤退后,赵立宽开始安排撤军,将大部分兵力撤回南安,在那粮食消耗更少,只留三千人继续驻守河边的防线。

撤军路上,慕容亭就闷闷不乐的骑马过来:“有人嚼舌根大帅是怕了占城国的,送马向他们投降呢。”

“随他们去吧。”这也在预料之中,赵立宽早知道会有这样的舆论。

“我去收拾他们!”

“不用,做好自己的事。”赵立宽道:“你是自己生气,找个由头吧。”

慕容亭不说话了,答案显而易见。

“战争是一种手段,百姓才是根基,给西南大地十年二十年,等他们缓过来,灭了占城国都不是难事。

但现在不知进退,就是逼着一个伤痕累累的人去打架,那是送死。”

赵立宽拍了拍眉雪:“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

九月下旬,大军回到南安。

占城国大军压境的消息早已经传开,原本西南又陷入恐慌中,生怕才打完三年的漫长内战,又和外国打起来。

但到九月下旬,天气转冷,南面传来好消息。

占城国的大军退了。

所有人欢呼雀跃,甚至喜极而泣。

可很快又听说,是战无不胜的赵大帅送了占城国军队五百匹马,向他们服软后才让敌军撤退的。

一时间,人心便复杂起来。

单纯来说,这是件好事,可听说他们心中如神般的赵大帅向敌国服软,许多人都难以接受。

甚至才到广顺县,就有当地老者跪在马前哭诉,说大帅为了他们坏了一世英名,他心里难受。

历经战火的很多当地人明白,大帅是无奈之举,西南打了三年,再继续打下去百姓都没法活了。

从广顺北上的路上,不少百姓提着鸡蛋、大米、腊肉等在路边跪拜。

赵立宽赶紧下令全军,不许收百姓东西。

要是在其它地方不管也罢,都是百姓的心意,但这是被战争践踏三年的土地,再拿就没良心了。

百姓一路相送,往将士怀里塞东西,大军军纪肃然,不接受百姓的东西,竟是从未见过的场面。

当初大军刚进入西南时,无论叛军还是官军,所到处百姓都躲得远远的。

......

占城山国大军南撤,西南云散天清,终于迎来所有人曾经想都不敢想的结局。

在今年开春时,谁都没想过这场战争竟会这样结束。

一个北方来的小人物,搅动着庞大的时局。

正如“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风云际会,时运流转,任何人的成就既有个人的努力,也离不开历史的机遇。

西南这片历尽苦难的土地,也终于在寒冷的九月底见到黎明的曙光。

百姓们欢欣鼓舞,人人庆贺,都记得赵大帅的恩情,不少地方都立起生祠祭拜。

当赵大帅献马退敌的消息一路北返,到达远离战场,也从未受到过战火摧残的国家腹地时,则又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了。

这一年,不知不觉已走到秋末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