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王说他也愿两国交好,就此罢兵,只不过两百匹战马太少,难以向国主交代,所以.......”使者有些紧张的说。
看他露怯,赵立宽作为老油条便明白他是来讲价的。
“茂使者真会开玩笑,恭王把我当什么人了,他要交代我不要吗?五百匹战马,说得轻飘飘的。”
使者喝了口茶斟酌着说:“亲王也知道将军的难处,战马在我国中确实金贵,可咱们来了这么多人,足有四万多,不能只要二百匹马就回去。”
“那我这还五万人呢。”赵立宽脸不红心不跳的撒谎:“怕前线人少,又把各地方厢军都调来了,他们也不能白来吧。”
“大帅说得有理......”
“二百匹就是我的底线,如果贵方不同意我宁愿全部留着,让他们去战场上冲锋陷阵。”赵立宽毫不犹豫道:“你回去与你亲王说,下次想好了再来。”
.......
“他说了五万?”帐中青松叶铺地,蜡烛滋滋流油,恭亲王严肃的问。
茂卓点头:“千真万确,他说从各州县调兵过来。”
恭王不说话了。
二皇子高寿贞坐在绣花鸟的垫子上一言不发。
冯笑也没说话。
段铭率先开口:“他可能虚张声势,昨天我去河边看来,他们顶多三万人左右。”
“说不定山背后还有其它援军。”二皇子提醒。
“赵立宽倒是自信满满。”冯笑插话,“不知道他是真有那么多人马还是骗我们,现在上下河岸被他封锁,桥也被他抢占,派人过去看看也难。
昨天我见他年纪轻轻,可却不是个好对付的人啊。”
“要是好对付,他也不会三个月就剿灭了叛军。”二皇子道,话到了这,大家心里其实都打了退堂鼓。
可谁都不好开口,谁开口以后可能要负责的。
于是帐篷里就这么安静下来,在场的都不说话了。
领军的恭亲王高智明避无可避,只得开口做出决定:“退兵吧。”
话一出,帐篷里的气氛陡然一松,几人都呼出口浊气。
“在僵持下去也是浪费粮食,赵立宽反应迅速雷厉风行,要怪就怪叛军没多坚持一两个月,等到庆河枯水。”主帅高智明为此事下了定论。
这一会儿无人反对,监军二皇子高寿贞,禁军都统冯笑,北宁王段铭都点头同意。
“该怎么和国中,和父皇交代,难道就用那二百匹马吗?”二皇子问。
“我自有办法。”恭王咬牙,脸色有些难看,他不过想安享晚年而已,如今也是没办法,就算把吞进来的吐出去一些吧。
在心底里,他也觉得这是为国家好。
特别是昨天亲自面见赵立宽后,他更是一点雄心志气也无了。
那么一个年轻人,击败数万叛军,又镇定自若,洞察人心。
这样的青年才俊,他这一辈子在国中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忍不住在心里感慨不愧是上邦中国的人物。
周国有这样的人才,何愁不会强大,他们国中说不定还有这等能人。
如此为一点蝇头小利得罪周国,实在得不偿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