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忍着神识的刺痛,从储物法器(一个最低级的乾坤袋,用功德跟地府换的)里翻找起来,果然找到了那本毫不起眼的兽皮笔记本。
笔记本的封面上没有任何字迹。他小心翼翼地翻开。
里面并非什么高深的道法秘籍,而是老王用歪歪扭扭的字迹,记录的一些看似零散琐碎的东西:
· “甲子年,卯月,城东李寡妇家灶台有异响,查看乃灶王爷金身有裂,以香灰混合蛋清补之,异响遂止。(旁批:顺便蹭了顿饭,李寡妇手艺不错。)”
· “丙寅年,亥月,西街王屠夫杀猪,刀口总偏三寸,查其祖坟有鼠患,驱之,刀口复正。(旁批:王屠夫送了五斤上好五花肉,香!)”
· “戊辰年,未月,察觉‘九阴聚煞’阵眼东南角地气有细微波动,疑与三百里外‘落魂山’地脉变动有关,需持续观察。”
· “近感阴阳失衡加剧,地府通信时断时续,‘那边’怕是出了大问题。‘守门’之责,愈发沉重矣……”
· ……
一页页翻下去,张清玄的眼睛渐渐湿润了。这哪里是什么心得体会,这分明是老王几十年“守门人”生涯的工作日志!里面记录了大量处理民间小妖小怪、调解阴阳矛盾、维护一方安宁的案例,以及他对阵法、地脉、乃至地府变化的观察和思考!
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和细致入微的洞察。
这本笔记,其价值远超任何一部道法秘籍!它是老王留给他的,最宝贵的“遗产”——一份关于如何真正做好一个“守门人”的实践经验宝库!
张清玄摩挲着粗糙的兽皮页面,仿佛能看到老王那佝偻着背、默默守护的身影。
“老王,你放心……你的班,我会好好接下去的。”他在心中默默说道。
这一刻,他对自己“守门人”的身份,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