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暴涨带来的新鲜感尚未完全沉淀,一股玄妙的感应便降临至张清玄心头。那并非声音或图像,而是一种直接作用于灵魂的、不容抗拒的“邀请”。来源——幽冥地府,判官崔珏。
同时,老王也收到了类似的感应,内容更为具体:着守门人张清玄,即刻前往判官殿述职。
该来的,终究来了。
张清玄深吸一口气,平复下因首次正式接到地府高层召见而产生的一丝波澜。他看向老王,后者对他点了点头,眼神中带着鼓励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
“地府之行,不同于阳间。谨言慎行,多看多听,少说少问。崔判官看似严厉,实则公正,你此番立下大功,当无大碍。”老王仔细叮嘱着注意事项,又将一枚看似普通的黑色木牌交给张清玄,“这是‘幽冥路引’,持此物,可保你魂魄离体后,顺利抵达判官殿,不至在黄泉路上迷失。”
是夜,子时三刻,阴阳交汇之时。
张清玄在太平间值班室内盘膝坐定,手握幽冥路引,默运《度人经》中一门新领悟的“出窍”法门。随着法力流转,他感觉自己的意识仿佛被一股柔和的力量从身体中剥离出来,轻飘飘地上升。回头望去,能看到自己的肉身依旧端坐,呼吸平稳,而旁边,老王正守护在侧,对他微微颔首。
魂魄离体,是一种极其奇妙的体验。五感变得不同,更加依赖灵觉感知周围。他手中的幽冥路引散发出幽幽黑光,指引着一个方向。
眼前景象变幻,不再是熟悉的医院,而是一条雾气昭昭、看不到尽头的土路,路旁开着一种妖异而美丽的红花,无边无际——这便是黄泉路,又名彼岸花海。
路上影影绰绰,有许多麻木、茫然、排着长队前行的虚幻身影,那是刚离世的亡魂,由偶尔闪现的、穿着差役服饰的低阶鬼差引导着。张清玄持有路引,并未融入队伍,而是沿着路引指引,如同逆流而上的鱼,快速穿行在这亡者的洪流之中。
他看到了浑浊咆哮的忘川河,看到了横跨河上、古朴神秘的奈何桥,也看到了桥头那位端着汤碗、面容模糊不清的孟婆。一切都与传说相似,却又更加真实、更加森然。
他没有停留,路引带着他越过这些地标,最终来到一座巍峨、肃穆、散发着无尽威严的古老殿阁之前。殿门上方,悬挂着一块巨大的牌匾,上书三个龙飞凤舞、仿佛蕴含着天地至理的古字——判官殿。
殿门前,站着一位熟人——白无常谢必安。他依旧是那副似笑非笑的模样,长长的舌头耷拉着。
“哟,小子,来得挺快。”白无常打量了一下张清玄的魂体,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啧啧,功德灌体,魂魄凝实,看来收获不小嘛。跟我来吧,崔大人等着呢。”
跟着白无常走进判官殿,内部空间远比外面看起来更加广阔。两旁站立着身穿甲胄、面目模糊的鬼将,气息深沉。大殿尽头,是一张巨大的公案,后面端坐着一位头戴官帽、面容古拙、不怒自威的中年文官,正是首席判官崔珏。
崔判官手中握着一支巨大的毛笔,正在翻阅一本散发着氤氲光芒的厚厚书册——那便是传说中的生死簿(副册)。
张清玄不敢怠慢,上前几步,躬身行礼:“阳世行走、太平间守门人张清玄,参见崔判官。”
崔珏抬起头,目光如电,落在张清玄身上。那目光仿佛能穿透灵魂,看清他的一切过往与本质。片刻后,崔珏微微颔首,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免礼。张清玄,你此番协助缉拿要犯,维护阴阳,有功于天地秩序。依照阴司律例,当受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