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330万人口订单(2 / 2)

普鲁士是欧洲典型的军国主义国家,是军队拥有国家,而不是国家拥有军队。

在欧洲其余国家,军队可能是国家的工具之一,但在普鲁士,军队是国家的核心以及基石。这个国家拥有着欧洲最高效的军事动员、全民皆兵的征兵与后备役体系。

身为普鲁士的一份子,又是民族主义者,克虏伯实在不愿意让普鲁士的人口流失,因为普鲁士尚未完成大业,更多的人口就意味着更多的士兵。

转移人口,就是在挖国家的墙角。如果被国家发现,没有他的好果子吃。

如果是金钱、矿船,克虏伯眉头都不会皱,毕竟这种东西未来会源源不断。可如果是人口,没有十八年的时间是得不来的!

但是,克虏伯是真的想拿到炼钢技艺,这就让他陷入了难以抉择的窘境。

良久,他深呼吸,道“不如换一种?我无法从普鲁士为你输送人口。如果他们自愿移民,乘船离开德国这没问题,可如果由我光明正大的将人口输送出去,普鲁士会找我的麻烦!”

“不不不!”斯文·海因里希纠正道“伙计,我要的是德意志人,是接受过义务教育的德意志人,而普鲁士,是德意志人的一种,明白我的意思吗?”

克虏伯眼前一亮,问道“可以?”

“可以!”斯文·海因里希果断肯定,补充道“我要强调一点,你工厂内的那些技艺精湛的工人,也要给我一部分!”

“没有问题!”克虏伯再也没有了疑虑,只要不是挖普鲁士的基石,而是输送其他德意志人就不会有大麻烦!

至于接受过义务教育的....现在的德意志邦国很难再找到没有接受过义务教育的人,那些因为农奴制改革而失去土地的底层人现在都守在煤矿、工厂外,就是为了寻求一份工作户口。

这种人,德意志遍地都是,他们同样接受过义务教育,符合斯文·海因里希的要求。至于自己工厂中的技术工,他们是克虏伯的私人财产,送出去换取炼钢手艺很值得!毕竟,克虏伯在这方面比斯文·海因里希富多了,德国,就不缺手艺好的工人。

“我要的数额有些大!”斯文·海因里希继续道。

克虏伯同样平静“你要多少?”

“500万!”

听到这个数字,克虏伯额头的青筋暴跳,险些没拍桌子。1854年的人口统计中,普鲁士约有1850万人,整个德意志3400万人,斯文一张嘴就要走普鲁士三分之一的人口,整个德意志七分之一的人口!

“这太多了!”克虏伯情不自禁的怒声道。

斯文·海因里希温和笑笑道“可以商议的嘛,一百万如何?”

克虏伯因愁闷而紧皱的眉头立刻松懈下来,可下一秒情绪又被斯文的话拉扯的乱七八糟“这样我可以找另外四家分担,每家公司为我提供一百万人口,我可以将钢铁冶炼的方法分享给他们,西门子?普鲁士东北海岸的船厂?相信他们能为我凑齐人口数量。”

说到这里,斯文轻咦一声,他扭头看向身旁的大卫·钱伯斯道“或许我们第一时间就应该去普鲁士东北部,那个位置靠近海岸,是船厂位置,能更快且便捷的为我们输送移民!”

大卫·钱伯斯毫不迟疑道“那我们现在去看看如何?”

“停!”克虏伯急忙叫停,斯文的谈判手段简直可以用恶劣来形容,他忙道“我们还可以商量,没必要去接触其他公司。”

做了个无奈手势,他道“500万人口实在太多,这是一个大工程,减少一部分如何。相信我,我比你所说的那几家公司更有实力而更讲信用,这件事只有我能为你搞定,但你得将人数往下降一降!”

斯文·海因里希无奈道“那好吧,我愿意交你这个朋友,所以拿着炼钢技术第一时间找到了你!”大言不惭的,他继续道“当然,这也有对德意志,尤其是普鲁士的归属,愿意为祖国分享更好的技术。”

克虏伯连连点头“我就知道是这样的,没有人比我们德意志人更富有学识,也没有人比我们更勤劳和远见。你能回德国移民就是证明。”

“是的,所以咱们改一下移民规则。6-15岁的青少年我要20万,这可以为你抵掉500万总规模中的100万人!这对你来说很简单,我昨晚上了解过德意志邦国的福利院机构,那里有很多的这种需要政府接济的青少年。

技术工种,无论是工程师、教师、医生、化学家还是生物学家,又或者是持有大学毕业的大学生,你为加利福尼亚送去一个人,就能抵掉10人,我只要10万人!

这对你来说同样不难,德意志最不缺的就是工程师和教师,大学生倒是有点麻烦,但你赚到钱肯定会助学的对吗?医生、化学家和生物学家,如果没有资本,根本研究不出什么,告诉他们,在加州,只要他有想法,我就愿意投资。

剩下的三百万人你能解决吗?”

克虏伯揉捏眉心,硬着头皮道“签合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