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五十年的舰船,翻新一下就卖给了日本,荷兰商人还能有好人?”洛尔·琼斯大手一挥道“目标江户港口,支援连长!”
一声令下,舰船立刻向港口出发,甲板上的士兵们持枪自由活动着,脸上满是索然无味。
江户城内的主干道的修筑很有讲究,要求能容纳三驾马车并排行驶。说起来很大,但实际整条主街仅有10米宽。
城门的失守令周围武士大惊失色,奋勇者试图为国杀敌。他的勇气可嘉,但举起武士刀冲上来的动作在士兵眼中就是移动靶。
一路平推,短短十五分钟便冲到了本丸御殿外,在这里,奥迪·雷德尔终于遇到了持有现代武器的对手了。
“列阵!”奥迪·雷德尔兴致勃勃地看向长街另一头已经站好的日本武士。
这些人拄着步枪,枪托落地,枪口超出身高半头,整个人还没枪长,似乎接受过军事训练,应该是荷兰的售后服务。
但在此之前,日本人研究出了新的战列套路,众人挤在一块,最前方的趴在地上,后方武士半蹲、弯腰、直立,最后面的踩在凳子上举枪,试图通过一轮射击达成密集火力。
士兵们立刻拿起早已准备好的钢制盾牌,盾牌一米半的高度,5毫米厚度,边缘呈波浪形,两张盾牌可以融洽的拼凑在一起。
这是洛尔·琼斯向美国钢铁公司下达的订单,为的就是防止日本出现热武器。他仔细观察过,日本的城市规划逼仄,街巷并不宽大,两三张钢制盾牌就能将巷口封堵住。盾牌的强度是德莱赛击针枪无法射穿的,这意味着世界上没有子弹可以射穿钢制盾牌。
十米左右的街道上,士兵将盾牌固定住缓缓向前推进。奥迪·雷德尔透过缝隙看向对面,随时准备进行反击。
对面持着前滑膛步枪的武士看着竖起盾牌的美军不知所措,即便担任指挥官的士兵也不知如何下手,但目测距离已经接近,他抽出武士刀猛地一挥“放!”
“砰砰砰!”
枪声齐响,铅弹连珠般的撞击到盾牌上发出清脆的叮叮声,没有造成半分伤害,野蛮人打文明人了属于是!
奥迪·雷德尔立刻抓住机会准备反击,双方现在距离150米,这是一个很暧昧的距离。可正当他下达命令时,只见对面的武士在一轮射击后,并未重新装填子弹,反而直接丢垃圾般的丢掉手中步枪,抽出武士刀,大喊道“板载!”然后径直冲了过来。
“啊?”奥迪·雷德尔愣住了,一脸晦气的站起身道“自由射击!”
士兵们也被这群日本武士搞得摸不清头脑,但命令已下达,除前排举着盾牌的士兵不动,其余士兵立刻从猫腰的状态直立起身,抬枪就射!
一名训练得当的士兵在使用德莱赛击针枪进行射击时,每分钟可以发射6-8枚子弹。在场280人自由射击,150米外的武士根本没有近身的机会,排在最前排的武士当场暴毙。
短短几十秒,前冲的武士就撑不住了,街道就这么宽,日本人依旧习惯用冷兵器作战的方式冲锋,这就使得他们所有人挤在一块,最面前的同伴割麦子一样倒在地上,中间的人想跑,但后面的人不知道前方的战况,一股脑的往前挤。
美军每射出一颗子弹,就能带走一条生命。
奥迪·雷德尔点评道“第一批登上美洲大陆的欧洲人在跟印第安人作战的时的样子,应该就是如此了。”
前冲的武士们终于发现了不对劲,他们无论如何也冲不上去,前面的人大批量的死亡,冷兵器根本就不奏效。死亡的恐惧在人群中蔓延,他们再也顶不住,死命的往周围的小巷跑!
“一连一二排跟我,其余士兵以班为单位组织追击,务必射杀每一个持有武器的人!”奥迪·雷德尔咂咂嘴,自己在这场战争中的指挥实在找不到出彩的地方。
没辙,日本武士不给机会,他们封闭太久,没听说过拿破仑战争,也不清楚鸦片战争,对于现代武器的战争方式不甚了解。
当然,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使用的武器换弹速度慢,就以为美军使用的也是同样武器。
打了一个作战手势,奥迪·雷德尔指挥士兵冲向本丸御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