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内部清洗(1 / 2)

【人族护道者】、【摄政王】的尊号与权柄,如同巨石投入深潭,在朝歌乃至整个商朝掀起了滔天巨浪。旨意颁布之初,朝堂之上暗流涌动,各方势力都在观望,等待着这位骤然登上权力顶峰的年轻皇子下一步动作。

殷星并未让他们等太久。

加封次日,他便以摄政王身份,于九间殿召开大朝会。他并未坐在王座之侧,而是立于丹陛之下,但周身那磅礴的人道气运与太乙威压,却让他成为了整个大殿毋庸置疑的中心。

“今日起,新政推行,乃国之重策,凡有阻挠、阴奉阳违、甚或暗中破坏者,无论出身尊卑,官居何位,皆以叛国论处,打王金鞭之下,绝无姑息!”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冰冷的杀伐之气,伴随着手中那柄暗金色的打王金鞭微微顿地,发出令人心悸的闷响,整个大殿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他没有急于动手,而是先颁布了一系列早已与闻仲、商容等重臣商议好的新政细则:进一步规范税赋,清查田亩,鼓励农耕工商;扩大格物院规模,于各州郡设立分院,选拔寒门子弟入学;改革军制,以东鲁新军为样板,汰弱留强,推广新式装备与战法;设立“招贤馆”,无论出身,唯才是举……

这些政策条条击中旧有贵族与既得利益集团的要害,却也给底层寒门和真正有才之士开辟了通天之路。

朝会之后,暗中的抵抗与流言蜚语果然甚嚣尘上。以部分宗室亲王、老旧贵族为首的利益集团,串联朝臣,或称新政“劳民伤财”,或污蔑格物院之术为“奇技淫巧,败坏人心”,更有人暗中煽动地方豪强,阻挠清丈田亩。

他们以为法不责众,以为殷星初掌大权,必会顾忌朝局稳定,徐徐图之。

然而,他们低估了殷星的决心,也低估了他如今的手段。

“冥顽不灵,自取灭亡。”殷星得到幽影斥候与玄瞳真人汇总来的情报后,只冷冷吐出六个字。

他并未立刻发作,而是让幽影斥候配合闻仲的监察系统,加大了监控力度,同时让格物院和招贤馆加速运转,将更多寒门英才和支持改革者纳入体系,悄然填充关键职位。

时机很快到来。一场关于漕粮转运的朝议上,一位宗室老王爷联合数位重臣,再次以“祖制不可违”为由,激烈反对新政中关于漕运改革的条款,言语间甚至暗指殷星“僭越专权”。

殷星静静听完,并未动怒,只是轻轻一挥手。

殿外早已待命的幽影斥候,立刻押解着数名粮商、漕运官吏以及几位官员的家奴进入大殿,并呈上了厚厚的账册与通讯玉简。

“豫州侯,你于三日前,命家奴勾结漕帮,沉船三艘,伪造现场,企图制造漕运事故,阻挠新政,是也不是?”

“李尚书,你暗中授意下属,夸大清丈田亩难度,拖延进度,并收受冀州豪强贿赂白银万两,灵玉百枚,是也不是?”

“还有你,刘大夫,你府中门客连日来于酒肆茶楼散播谣言,诽谤格物院,蛊惑人心,这些人的口供在此,你还有何话可说?”

殷星每点一人,便有一份铁证被抛出。人证物证俱全,时间地点细节清晰无比,根本不容狡辩!那几位方才还慷慨陈词的臣子,顿时面如死灰,瘫软在地。

他们直到此刻才骇然发现,这位新任摄政王的手中,早已掌握了一张无形却高效到可怕的情报网与监察体系!他们的一举一动,早已在别人眼中无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