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慢慢的过去,这一天朝歌城内忽然气氛一变。
原本因纣王怠政而显得有些散漫压抑的王宫,陡然间肃穆起来。宫道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侍卫们的盔甲擦得锃亮,神情紧绷,官员和内侍们行色匆匆,脸上带着一种混合着敬畏与紧张的神色。
“听说了吗?太师…闻太师快要回朝了!”
“北海袁福通等七十二路诸侯造反,太师亲自征讨,听说已经大获全胜!”
“太好了!太师回来,朝政就有望清明了!”
类似的低语在宫廷各个角落悄然流传,带着一种久旱盼甘霖般的期待。
殷星自然也听到了风声。他心中不由一动。闻仲,截教金灵圣母门下,商朝太师,托孤重臣,文武双全,法力高深,更是封神演义中少数对商朝忠心耿耿、力挽狂澜却最终无力回天的悲情人物。他的回归,无疑是搅动朝歌这潭死水的一块巨石。
果然,翌日清晨,低沉威严的号角声便响彻朝歌上空。凯旋的大军即将入城。
依照礼制,所有王子皆需前往宫门城楼,参与迎师仪式。谢辰星虽不受宠,但身为皇子,亦不得不换上那身最正式却也略显宽大的王子礼服,跟随在其他王子队伍末尾,登上了高大的宫门城楼。
城楼下,宽阔的御道两侧,早已站满了文武百官和自发前来迎接的百姓,人山人海,却鸦雀无声,弥漫着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
殷星站在不起眼的角落,目光投向远方。不多时,地面开始微微震动,低沉整齐的步伐声如同闷雷般由远及近。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杆高高飘扬的玄鸟大纛,旗面破损,沾染着暗沉的血迹与风沙,却更添肃杀之气。紧接着,便是一支沉默而剽悍的军队。
将士们盔甲染血,风尘仆仆,许多人都带着伤,但眼神锐利,军容整肃,行动间带着百战余生的铁血煞气,令人望而生畏。与他们相比,朝歌城的守备军简直如同绵羊般温顺。
队伍中央,一匹神骏异常的墨麒麟格外引人注目。麒麟背上,端坐着一位老将。
他面容古朴,额生三目,中间一只神目虽紧闭,却自有一股洞察一切的威严。鬓发皆白,却丝毫不显老态,身披玄色战甲,外罩蟒袍,腰挎雌雄金鞭,身躯挺拔如松,目光开阖之间,精光四射,不怒自威。周身仿佛有无形的气场,让周围的一切都显得黯淡无光。
正是太师闻仲!
殷星只是远远望了一眼,便觉得一股难以形容的巨大压力扑面而来,仿佛面对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座巍峨不可攀越的太古神山!又像是一片深不见底的浩瀚海洋!
强大!难以想象的强大!
他体内那点先天中期的微末法力,在对方那如同煌煌大日般的磅礴气息面前,简直渺小如萤火,不由自主地运转滞涩起来。他甚至能隐约“看”到,闻仲周身环绕着浓郁得化不开的紫气与金光(气运与功德),与整个商朝的国运隐隐相连,却又被一层不祥的灰黑色劫气所缠绕。
这就是金仙级大能的威势吗?不,或许更高!谢辰星心中震撼无以复加,连忙低下头,不敢再看,生怕被对方察觉异常。与之相比,他之前遭遇的那些妖兽,甚至那变异的狼王,都如同土鸡瓦狗!
闻仲率军至城楼下,接受纣王使臣的迎接(纣王本人并未亲至)。简单的仪式过程中,城楼上下的文武百官乃至几位年长的王子,无不屏息凝神,敬畏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