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遗忘看守与破碎史诗(1 / 2)

时间,仿佛在老者那句沙哑的询问中变得粘稠而沉重。跃迁引擎不稳定的嗡鸣如同催命符,提醒着我们每一秒的流逝都可能意味着灭顶之灾。然而,“钥匙的铸造者”与“最初的叛徒”这两个词,却拥有着难以抗拒的魔力,像钩子一样牢牢抓住了我们探寻真相的本能。

银面的反应最为激烈。我们都能透过脆弱的网络,感受到他灵魂层面传来的剧烈震动,那并非恐惧,而是一种混合了震惊、求证与某种……难以言喻的悲愤?他上前一步,乳白色的契约之力不受控制地微微荡漾,声音带着一丝他自己可能都未察觉的颤抖:

“‘遗忘之民’……我曾在上古契约的残卷中见过这个称谓……传说他们是‘摇篮’时代的‘记录者’与‘守墓人’,在倾覆之战后便销声匿迹……你说‘叛徒’?是指导致了‘摇篮’倾覆的元凶?”

老者浑浊的灰白色眼珠缓缓转向银面,那目光似乎能穿透面具,直视其灵魂深处。“契约的继承者……你身上……有熟悉的味道……看来,古老的誓约……并未完全断绝……”他喘息着,声音如同破碎的风箱,“但……‘元凶’?不……那太过简单……真相……往往比纯粹的恶……更加……令人心寒……”

他的木杖轻轻顿地,一圈微弱得几乎无法察觉的、带着尘埃与岁月气息的规则波纹荡漾开来。这波纹并非攻击,而像是一把钥匙,轻轻触动了我们体内那源于“摇篮”的共鸣之力。

瞬间,不再是语言传达,而是一幅幅破碎、模糊、却带着无比真实感的画面,伴随着老者沙哑的旁白,直接涌入我们的意识:

· 画面一: 无尽的、流淌着柔和光芒的“海洋”(摇篮),无数形态各异的、散发着伟岸气息的身影在其中徜徉、创造、交流。其中,有三个身影最为耀眼:一个身影笼罩在纯粹的、不断生灭的“可能性”之光中(规则之源?);一个身影散发着温暖、坚定、赋予形态的“存在”之力(创造之心?);而第三个身影,则处于两者之间,手中托着一个不断变幻的、由纯粹规则构成的“工具”,似乎在协调、平衡着前两者的力量。

· 老者旁白: “……最初的‘调和者’……‘钥匙’的铸造者……他以无上智慧与牺牲,锻造了维系‘摇篮’平衡的……‘源初之契’……”

· 画面二: 那“调和者”的身影变得黯淡,他手中的“工具”(源初之契)碎裂成数份,光芒四散。规则之源的光芒开始变得狂暴而混乱,创造之心的搏动带上了痛苦的韵律。而那个“调和者”的身影,在无尽的悲伤与决绝中,做了一件让我们无法理解的事——他主动将一部分碎裂的“源初之契”,投入了开始变得狂暴的规则之源,另一部分,则融入了受伤的创造之心。

· 老者旁白(带着深深的悲怆): “……平衡被未知的‘污染’打破……倾覆已不可避免……‘调和者’……他做出了选择……不是对抗,而是……‘封存’与‘希望’……他将‘钥匙’的核心……拆解,分别藏于光与暗的源头……以期在未来……寻得真正的继承者,重铸‘源初之契’,驱散‘污染’……”

· 画面三: 画面急速切换,变得黑暗而混乱。在规则之源被污染、创造之心受创、调和者消散的最终时刻,一个一直隐藏在光影交界处的、模糊不清的身影,悄然收集了几片未被融入本源的、较小的“源初之契”碎片,然后……转身,投入了那片滋生中的、冰冷的“虚无”。

· 老者旁白(声音陡然变得尖锐而痛苦): “……但他……我们曾经最信任的同胞,‘记录者’中的佼佼者……他畏惧彻底的寂灭,渴望在新时代寻求‘超然’……他背叛了‘调和者’最后的嘱托,窃取了残余的碎片,投靠了‘虚无’,并成为了……‘观察者’的……初诞者!正是他,带领着‘观察者’,扭曲历史,散布‘伪钥’,抹除一切知晓真相的痕迹!我们‘遗忘之民’……便是他第一批……清洗的对象……”

画面戛然而止。

巨大的信息量如同海啸,冲击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认知!

“钥匙”并非用来打开某物,而是用来重铸一个名为“源初之契”的、维系宇宙平衡的终极规则!

“观察者”的领袖,竟然是昔日“摇篮”的“记录者”,一个可耻的叛徒!

我们所追寻的“真钥匙”线索,本质上就是散落在规则之源和创造之心那里的、“源初之契”的碎片!

而“伪钥”,则是那个叛徒利用他窃取的碎片,制造出来的、引导人走向毁灭或被他控制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