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真能如愿以偿吗?
做梦。
“王家叔父,贾家与王家境况不同。”
“我家一门三公,乃顶级武勋之家,若被东平王府欺凌,日后何以在军中立足,联络故旧?”
“至于王家,不过区区县侯之家,叔父所想,侄儿也明白。”
放肆!
王子腾心中怒火中烧,这个庶子,竟敢如此侮辱自己。
王夫人亦是面色铁青。
区区县侯之家?
贾琮的言辞间,透露出对王家的不屑。
王子腾虽怒不可遏,但多年的城府让他强压下怒火。
然而,他紧握的拳头,却泄露了他内心的愤慨。
他虽借了贾家的势,但贾母又何尝不是在利用他。
贾家扶他上位京营节度使,也是为了增强自身势力。
荣国公贾代善逝世后,贾赦接任京营节度使本是板上钉钉之事。
却因太子兵谏,贾家为求自保,贾赦选择蛰伏。
自此,京营节度使之位一直空缺。
朝堂重臣虽知此位空缺,却无人敢争。
皆知那是贾家的囊中之物。
无贾家首肯,谁也别想染指。
京城十二卫多为贾代善旧部,无贾家支持,谁坐上那位置都是烫手山芋。
王子腾不同,他早早投靠贾家。
若贾母以贾家之名,给京城十二卫统领传话,他便能稳稳当当坐上那位置。
“琮侄儿,你还年轻,不懂朝堂险恶,我不与你争辩。”
王子腾面上带笑,言语却显无奈。
正当众人争论不休时,林之孝再次来报。
宫中夏守忠公公驾到,指明要见贾琮。
夏守忠?
雍熙帝龙瑾禅的贴身心腹。
他此刻来荣国府所为何事?
众人虽心生疑惑,但仍连忙出迎接旨。
至荣禧堂门口,见夏守忠带着七八个太监站立。
他们身旁放着三个箱子。
贾母当先,对夏守忠恭敬问道:“不知公公驾临荣国府,有何贵干?”
夏守忠客气回道:“国公夫人无需客气,今日咱家前来,是奉陛下之命,赏赐贾琮些珠宝玉器,特此送来。”
“并转达陛下对贾琮今日所为的赞赏。”
贾母闻言,一头雾水。
贾琮又做了何事,竟得皇帝嘉奖?
虽雍熙帝龙瑾禅仅为傀儡,但毕竟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
贾琮趁机上前,对夏守忠问道:“夏公公,晚辈有一事,需您帮忙证实。”
“我姐姐贾元春,是否私自出宫?”
贾母闻言,脸色骤变。
这个贾琮,胆大包天,竟在夏守忠面前提及此等掉脑袋之事。
然夏守忠的反应,却让众人愕然。
“琮哥儿,你可真会说笑。”
“贾元春出宫,乃陛下与赵太后亲自准许,何来私自之说?”
“今日倒忘了,还有这道圣旨,你且接着。”
贾琮连忙跪接圣旨,夏守忠也未宣读,随手掷给贾琮。
这番随意之举,看得贾母等人心惊肉跳。
那可是当今圣上的近侍太监,真没料到与贾琮相处起来竟是这般自在。
也让王子腾心头一惊,闹了半天,原来贾琮和夏守忠的关系竟如此铁密。
蒙受皇恩,难怪他敢这般肆无忌惮地与自己顶撞。
“公公,在下还有一事想问,甄太妃那事儿如今怎样了?”
贾琮有意问道,这话是说给贾母等人听的。
他们总以为东平王府有甄太妃做后台,那就让他们知晓,甄太妃现今已是失势之人。
贾琮这一问,夏守忠更觉无奈。
今日贾琮这是怎的了,莫非失忆了不成?
从宫里出来还没多久,怎么什么事都要来问自己。
既然贾琮问了,夏守忠自没有不答之理。
他连忙摆了摆手,言道:“贾琮,你这小子莫不是忘了,甄太妃已被太上皇幽禁。”
“现今是赵太后掌管后宫。”
贾母闻言,顿时愣住。
想不到在后宫纵横多年的甄太妃,竟会在一夕之间失势。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在场众人皆是满心好奇。
要知道,甄太妃与东平王府相互倚仗,早已是权势滔天。
更何况如今太上皇当权,甄太妃作为枕边人,自然能在太上皇耳边吹风。
这也是众多朝臣忌惮东平王府的缘由之一。
明枪好躲,暗箭难防。
镇国公府的牛继宗,就曾受过此等暗算。
承爵需得皇家认可考核。
牛继宗当年承爵前,曾与贾赦等人一同砸了东平王府。
霍显不敢得罪贾赦,但对牛继宗之辈,他却毫无惧意。
于是传话进宫,让甄太妃在太上皇耳边吹风。
结果牛继宗在考核中,虽超过了同考的柳芳,却仍只得了乙等,镇国公府的爵位降了一级。
众人对霍显的无耻,又有了新的认识。
自此以后,牛继宗与霍显二人,便成了冤家对头。
互相看对方不顺眼。
即便牛继宗等人与霍显时常起冲突,却也不敢真把他往死里得罪,毕竟他有个甄太妃姐姐撑腰。
而贾赦砸东平王府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如今甄太妃已倒台,他倒要瞧瞧霍显还如何嚣张。
夏守忠来得匆匆,去得也匆匆。
将珠宝玉器丢下便离去了。
贾家众人一路将他送到荣国府门口,贾琮还偷偷塞了几两银子给他。
这是历来的规矩,给宫中各位公公的跑腿费。
可夏守忠却坚决不收。
别人的跑腿费他能收,但贾琮的,他万万不敢收。
这小子什么都敢说,如今又与皇帝如此亲近。
说不定哪天又去告状了。
送走了夏守忠,贾母也放过了贾元春。
吩咐林之孝在荣国府给她找个院子安顿下来。
她原先的院子,早已荒废,如今需得重新清扫一番。
王夫人对女儿之事,显得有些冷淡。
当初送她进宫,本想着能得个贵妃,如今却灰头土脸地出宫。
想到此处,她心中便觉堵得慌。
送贾元春进宫时,她满心盘算。
元春若在宫里封了贵妃,也好照拂宝玉。
若有了宫里的照拂,宝玉在外面也能过得顺遂些。
谁能料到,竟会是如此这般结局。
贾母对贾元春的态度,亦是如此淡漠。
她长久谋划的布局毁于一旦,心绪自是不佳。
众人再度返回荣禧堂,唯独贾琮落了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