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友却没有给他们太多消化的时间,他接着说道:“如果说,电池解决的是走多远的问题。”
“那么,我们第二样东西,解决的就是怎么走的问题。”
屏幕上,出现了繁复无比的动态数据。
“我们称之为——祝融。”
“这是基于强人工智能的神经元感知决策系统。”
“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自动驾驶。”
一位来自交通部的专家立刻提问:“现在市面上的L2、L3级自动驾驶,事故频发,过度依赖高精地图,根本不成熟。”
“你们的系统,能做到什么级别?是L4吗?”
陆友摇了摇头。
“不,是L5。”
“完全自动驾驶?”专家追问。
“请问是基于什么路径?高精地图+激光雷达?还是纯视觉方案?”
“都不是。”陆友的回答,再次颠覆了所有人的认知。
“祝融系统,不需要高精地图。”
“它就像一个拥有二十年驾龄的老司机,仅通过我们自研的多维传感器,就能实时感知、理解,并预测周围的一切。”
“它看到的,不是一堆堆数据,而是一个流动的世界。”
屏幕上,开始播放一段模拟动画。
第一视角,是在一辆搭载了“祝融”系统的汽车里。
车辆正行驶在晚高峰路段。
无数的汽车、电瓶车、行人、宠物交织在一起。
加塞的、鬼探头的、突然开门的……
各种突发状况层出不穷。
换做任何一个人类司机,恐怕早已精神崩溃。
但是,屏幕上的那辆车,却如同游鱼入海,行云流水般地在混乱的车流中穿梭。
它总能提前预判到旁边车辆的意图。
能精准识别出从路边冲出的小孩并瞬间做出最完美的规避动作,甚至能读懂交警的手势。
整个过程流畅安全且高效,是人类驾驶与机器绝对理性的完美结合。
“我们进行了超过十亿公里的虚拟路测,”陆友的声音在一旁响起。
“祝融系统的事故率,比最优秀的人类驾驶员,低了三个数量级。”
“也就是说,人类司机平均每跑几百万公里出一次事故,而祝融,需要跑到几十亿公里。”
“这……这才是真正的智能!”一位交通部专家激动地拍案而起。
“有了它,我们的交通效率将提升数倍!交通事故率也将会大大降低!”
这不仅仅是汽车技术,这是改变社会的伟大技术!
现场的气氛也从开始的怀疑逐渐转变成惊喜。
所有人都目光灼灼地看着台上的陆友。
“最后一样东西,”陆友深吸一口气。
他知道,接下来的东西,将彻底摧毁这些大佬们最后的心理防线。
“我们来谈谈,汽车的骨骼。”
屏幕上,出现了一辆设计极具未来感的骨架。
“这是由我们独家研发的记忆金属,通过3D打印一体成型的车身骨架。”
“它的强度,是航天级钛合金的十倍,重量,却只有铝合金的一半。”
“十倍?!”
陆友没有回答,而是直接播放了最后的视频。
视频中,一辆由这种骨架打造的成品车,以120公里的时速,正面撞向了水泥墙!
“轰!”
一声巨响,车头严重变形。
但驾驶舱A柱B柱纹丝不动,完好无损!
“完美的笼式车身结构!”专家们纷纷点头。
但下一秒,让他们眼珠子都快瞪出来的一幕发生了。
那辆撞得稀烂的测试车,它那变形的金属骨架,竟然开始……蠕动?
在所有人惊骇的目光中。
那些凹陷扭曲的金属,竟然开始缓缓地恢复原状。
短短一分钟后,除了外壳覆盖件破损,整个车身骨架,竟然……恢复如初!
“自我……修复?”
钱院士颤抖地指着屏幕,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何部长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他死死地盯着屏幕,又缓缓地转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