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菲走到演讲台前,目光扫过台下众人。她看到了秦教授欣慰鼓励的眼神,看到了许多同行专注的目光,也看到了媒体记者闪烁的镜头。
她将那个深蓝色的丝绒盒子轻轻放在讲台上,打开。灰扑扑的矿石标本和程岩的字条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清晰。
她没有用华丽的辞藻,声音清晰而平静地透过麦克风传遍会场:
“各位同仁,各位朋友,感谢大家莅临‘程岩建筑安全基金会’的成立仪式。”
“今天放在这里的,不是奠基的黄金,也不是象征财富的宝石。它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一块来自二十多年前莫家沟隧道深处的岩石样本。”
她顿了顿,指尖轻轻拂过矿石粗糙的表面,仿佛能感受到那段被尘封的、混杂着贪婪、疏忽与诅咒的惨痛历史。
“我的未婚夫,程岩,他是一位优秀的地质工程师。二十多年前,他就在这块石头上,发现了异常。他在纸条上写下了警示:‘安全,是设计的基石’。”
“遗憾的是,他的警示,未能阻止悲剧的发生。复杂的因素交织,让隐患最终酿成了灾难,也…间接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她的目光不易察觉地扫过身旁安静站立的张昊和老陈。
“过去的阴影无法抹去,逝去的生命无法挽回。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面对未来,如何让逝者的警示不再成为空谈。”
“程岩建筑安全基金会的使命,就是成为那块坚固的‘基石’。”她的声音逐渐充满力量,“我们将致力于推动更先进、更严谨的建筑安全标准,尤其是针对复杂地质环境和老旧工程的安全评估与改造。我们将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创新的安全监测技术研发与应用。我们将建立开放的数据库,分享事故案例和经验教训,让每一次悲剧都成为推动进步的阶梯。”
“我们无法预知所有风险,但我们可以竭尽全力去识别它、防范它。因为每一块砖石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都是一个个家庭的幸福与安宁。”
“石头,可以成为家园的庇护,也可以成为灾难的源头。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对待它,如何运用它。”
林菲拿起讲台上那块灰扑扑的矿石标本,高高举起。冰冷的触感透过指尖传来,却不再令人恐惧。
“让我们以这块石头为誓,以程岩的警示为铭——安全承载生命。 让我们的建筑,真正成为庇护生命的坚固堡垒。”
“程岩建筑安全基金会,今日正式启动!”
话音落下,掌声如潮水般响起,热烈而持久。台下许多工程师、设计师,眼中闪烁着认同与使命感。闪光灯不断亮起,记录下这一刻。
仪式结束后的交流环节,许多人围上来与林菲交谈,表达支持。她从容应对,条理清晰。张昊和老陈安静地站在她身后不远处,像两座沉默的堡垒。
终于人群稍散,林菲走到窗边,轻轻呼出一口气。阳光温暖地洒在身上。她拿出手机,屏幕上是程岩一张在实验室工作时的旧照,他正专注地看着显微镜,侧脸线条认真而温和。
她点开信息编辑框,输入,又删除。最终,只发了一句话,附上了基金会LoGo的照片:
岩,基石已立。安全所系,生命所托。放心。
发送。
她收起手机,望向窗外。城市在阳光下生机勃勃。那块程岩留下的矿石标本,被郑重地安放在基金会展示厅最醒目的位置,下方铭刻着他的话和基金会的宗旨。它不再是无言的灾难预兆,而是一块真正的、守护生命的基石。
未来的路还很长,伤痕或许永远存在。但林菲知道,她找到了继续前行的方式。用专业,用责任,用对逝者最深沉的怀念和对生命最坚定的守护,在这片曾被诅咒笼罩的大地上,筑起一道名为“安全”的、永不倒塌的长城。
晨光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