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诏书,如同盛夏时节骤然劈下的惊雷,猛烈地轰击在紫禁城上空,瞬间将本就暗流汹涌的朝堂彻底点燃。
蒋冕在值房中枯坐良久,面前的茶早已冰凉,跟他的心一样凉。
诏书内容不仅彻底否定了他们坚持的“继嗣”之礼,更将张璁、桂萼在《正典礼第七上十三议疏》中污蔑他们是“朋党”、“濮议论”余孽的攻击变成了钦定的事实!
杨廷和致仕后,他作为护礼派的核心与旗帜,此刻被皇帝亲手打碎了尊严,政治生命乃至家族的命运都悬于一线。
毛纪性格更为刚烈,拍案而起:“奸佞误国!此诏一下,礼法崩坏,伦常沦丧!我等身为阁臣,若就此俯首,有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有何颜面立于士林?!”
礼部尚书汪俊,面如死灰,身为礼部堂官,这道诏书是对他职责和信念最彻底的否定。
他是最难受的,他职位决定了他是杨廷和去后的最硬的防线,但他这个人却不如毛纪那般刚硬,他双目无神的看着蒋冕。
“去本生…去本生…此乃颠倒乾坤之乱命!国将不国矣!”
石珤但相较于蒋、毛、汪的绝望,他眼底深处却掠过一丝复杂,没有说话。
外面的朝臣中观望派则人心惶惶,这道诏书是皇帝意志,宣告着“大礼议”进入了血腥清算阶段。
张璁、桂萼挟帝威已成不可阻挡的洪流,依附他们?
但自孝宗以来,皇权不张,真的能成事么?护礼派树大根深,且“礼法”大义仍在。
继续观望?
恐怕很快就会被双方碰撞的巨浪彻底碾碎,无数官员在这一夜无所适从。
而张璁、桂萼及其追随者狂喜如潮水般在核心圈子里涌动,诏书是皇帝对他们最有力、最直接的背书,是胜利的宣言!
前奏拉响了。
乾清宫东暖阁内,檀香袅袅,嘉靖帝朱厚熜端坐御案之后,面容平静,他并没有因诏书下达而有丝毫轻松,相反他如同最精明的猎手,正耐心地等待着猎物的最终反应。
他知道护礼派绝不会坐以待毙。
引蛇出洞,分化瓦解,这是他接下来想法,这次过后蒋冕就该可以罢黜了,蒋冕继任首辅本来就是杨廷和致仕,自己跟护礼派之间的妥协。
另外毛纪也不能用了,不过也可以留着,内阁需要制衡。
这就是嘉靖帝,别人还在筹划眼前事的时候,他已经在思考后面重整局面了。
他享受着这种操控全局、生杀予夺的快感。任何试图挑战他权威的行为,都将被碾碎。张璁桂萼是他手中的刀,但刀柄永远握在他朱厚熜自己手中。
诏书下达后的几个时辰内,于绝望和愤怒中迅速酝酿成形。
主导这场风暴的核心人物,并非内阁首辅蒋冕,而是——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