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险遭危难(2 / 2)

“那你怎么知道的?”

“他们给张烈血银子,赎出于初尘,很显然是安抚于景安,接下来再安排张烈血灭你们寨子,凶杀案的元凶被灭,再忽悠于景安把造反做成谋杀案,于景安出于自保定会同意,他们的算计就成了。”

“我们……是替死鬼,他们真狠。”

青璃面色苍白,用力抱了抱自己的肩膀,内心阵阵发冷。

姜惊鹊嗤笑一声:“其实他们是坏事做多了,心里有鬼,自己吓自己,这些聪明人根本不知道,事要往简单做,话要往复杂说。”

青璃听他说完,心中莫名的感到有些敬畏。

而于景安,此时做了第二件事。

召集了快班之人,挨个审讯,终于确定了姜惊鹊的猜测,果真上呈公文并未送出,被杨度扣住了。

这让他惊出一身冷汗。

《大明律》,知县对于涉及人命的重案必须立即上报,不得隐匿。若拖延不报,将面临“杖八十”等处罚。

以自己身板,若杖八十,十有八九命就没了。

他们——要弄死自己!

但,还真不是,不读书的杨度,包括刘元,根本就没想害他性命,他们土皇帝做惯,向来肆意施法,欺上瞒下成为日常操作,根本不清楚涉及公文瞒报,知县若受罚,经办人受罚更重。

老秀才面对这样的情况,一时间竟然不知该如何办理了。

浑身颤抖着,僵直在椅子上,阵阵冷汗往下掉,瞧着忙碌的四人,他心中即恨又怕,这么多年自己能活过来,就是因为自己不喜案牍之事么?

半晌后,他平复心态跑到了后宅。

“老爷,怎地回了?”徐氏吩咐丫鬟给于景安倒茶。

“我,又欠姜惊鹊一条命。”于景安支吾道。

徐氏一惊:“啊?老爷,可否说与妾身听?”

于景安如竹筒倒豆子,把姜惊鹊猜测成真之事说了个透。

徐氏豁然起身:“老爷,先把新的公文发了,同时把他们四人立刻羁押。”

“好,就这么办。”于景安咬咬牙就要回衙,忽然他又停住了:“不,不对,还不能羁押。”

“为何?”

于景安缓缓道:“只有扣发公文一事,无法治他们于死地,甚至只有他们死,他们的家族却无事,这不行。”

徐氏恍然:“老爷是说,他们若被关押治罪,黑苗必然品出苗头不敢前来,青家寨的危险就无法解除,而我们也拿不到黑苗手中杨度等人必死的证据。”

“就是如此,况且卫所未必就会往山中打,打赢功劳不大,打不赢就成了大罪。”

徐氏笑了:“老爷英明。”

“哈,夫人谬赞,谬赞。”

于景安被夸赞的有些羞赧,说完就急匆匆又回了县衙,继续折磨四人。

“嘻嘻,方才父亲思虑所言,必有姜惊鹊的推断吧。”于初尘走到徐氏面前搀着她道。

“你父亲就不能自行想到么?”徐氏伸手欲捏她的小鼻子。

于初尘晃脑袋躲闪:“我父亲啊,难哩。”

“姜惊鹊是说了句,不要打草惊蛇,待大事完备,几人必死无疑。”

于初尘琼鼻微皱:“我猜母亲故意说错,要父亲羁押他们,唉……为了托举你家大老爷的面子,母亲还扮蠢,真是好贤妻呢,还有啊……后头父亲若是还往外走,娘亲就要叫住他,是也不是?”

徐氏揽住她,温柔一笑:“男人本就是天,你这孩子现在如此灵醒,昨日为何做那些蠢事?跟母亲说实话,你对姜惊鹊是否有心了?”

“啊?没!”

于初尘逃似的出了房门,只是两颊间,竟红晕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