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 > 第84章 跨学科的学习交流

第84章 跨学科的学习交流(2 / 2)

“其实……我很羡慕你。”陆清怡忽然轻声说,这句话像是积蓄了许久,终于找到了出口。她垂下眼睫,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温热的白瓷茶杯,仿佛那上面有看不见的纹路,“可以那么坚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可以和哥哥、徐学长他们讨论那些我听不懂但感觉很厉害的东西,整个人都像是在发光,充满了力量和方向。”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落寞与自我否定,“不像我,好像天生就只能待在故纸堆里,与这些沉默的书籍为伴。身体也不好,很多事情,家里……总是不放心,慢慢地,我自己也觉得,可能这就是我唯一能走的路了。”

封瑶心中微动,知道那层包裹着她内心的、无形的壁垒正在松动,露出了缝隙。她没有急于出言安慰,或者空洞地否定她的感受,只是笑了笑,语气平和而充满力量:“每个人发光的领域和时机都不一样啊。在我眼里,你能让这些沉寂千百年的文字重新呼吸,能读懂古人藏在字里行间的悲欢离合,能与先贤哲人进行精神上的对话,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强大而独特的力量,是很多人,包括我,都无法企及的。”她顿了顿,目光真诚地看向陆清怡,语气变得更加柔和,却带着一种引导性的力量,“而且,‘只能’待在故纸堆里?清怡,这个世界从来没有规定,一个人只能被赋予一种面貌,只能拥有一种色彩。就像我们面前这杯茶,除了茶叶本身的品种和品质,水温、器皿、冲泡的时间,甚至泡茶人当时的心境,都会影响它最终的滋味。你为什么不能既懂古籍的深邃与宁静,也去体验代码世界的逻辑与创造,或者,去尝试任何其他在你心底曾闪过微光的、让你感到好奇的事情呢?”

陆清怡彻底怔住了,握着茶杯的手指微微收紧。这些话,如同投入她常年平静无波心湖的石子,在她心中漾开了一圈又一圈前所未有的涟漪。长久以来,“体弱多病”、“性格沉静”、“家学渊源”、“适合古籍研究”……这些来自外界和内心的标签,如同一条条丝线,将她层层包裹,编织成了一个固定的“壳”。她安然地待在壳里,以为这就是世界的全部,从未想过“跨界”、“尝试”、“突破”这些词汇会与自己产生关联。封瑶的话,像是一道微光,照进了这个封闭的壳,让她第一次清晰地看到了壳外更广阔天地的可能性。

“我……可以吗?”她喃喃道,声音里带着一丝不确定的颤抖,但眼中却第一次清晰地出现了某种被点燃的、带着渴望与怯懦交织的光芒,那是一种沉睡的自我意识正在苏醒的迹象。

“为什么不试试呢?”封瑶的笑容温暖而充满鼓励,如同午后穿透竹叶的阳光,“下次我们实验室有不太涉及核心技术的开放性讨论,比如关于项目可能涉及的人文伦理层面的思考,或者未来应用场景的社会影响评估,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来听听看?或许,你能从我们这些理工科思维完全想不到的人文视角,给出意想不到的关键建议。”她没有强求,只是抛出了一个开放的、充满尊重和价值的邀请,将陆清怡放在了“可能的贡献者”而非“需要帮助的弱者”的位置上。

那天下午的谈话持续了很久,从学术到生活,从理想到现实的些许无奈。离开“听竹”时,夕阳正好,金色的余晖洒在青石板路上,也柔和地勾勒着陆清怡的侧脸。她虽然依旧安静,话不多,但眉宇间那份固有的、仿佛与世隔绝的轻愁似乎淡去了些许,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微弱的、却真实存在的、正在缓慢苏醒的生气与期待。

封瑶回到宿舍,心情是许久未有的轻快与充实。这种通过真诚沟通、帮助他人窥见新的可能性所带来的满足感,与她自己在学术上取得突破的成就感截然不同,却同样珍贵。这种轻快,在晚上接到徐卓远电话时,达到了顶峰。

“和我妈聊完,转头又去‘点亮’别人了?”徐卓远的声音带着笑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他显然已经从陆文川或者别的渠道知道了封瑶与陆清怡的见面。他用“点亮”这个词,精准而温柔。

“只是分享了一些想法,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跨学科交流。”封瑶靠在窗边,看着窗外天际闪烁的星光,语气柔和,“卓远,我只是觉得,能被人真正地理解和支持,知道自己并非孤岛,这种感觉真的很重要。如果我有能力,哪怕只是成为那个提供一点点理解、一点点支持,帮助别人看到多一种可能性的人,为什么不呢?”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仿佛在细细品味她话语中的力量与温柔。随即,传来徐卓远低沉而无比认真的声音:“封瑶。”

“嗯?”

“你正在成为一束光,”他的语气郑重,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与爱意,“一束温暖而有力,能够清晰地照亮自己前路,也愿意、并且有能力去温柔地指引他人,驱散迷惘的光。我很高兴,能亲眼见证,并陪伴着这束光,变得越来越亮,照得越来越远。”

他的话,精准而深沉地叩击在封瑶的心弦上,引起阵阵共鸣。重生归来,她弥补前世的遗憾,收获真挚的爱情,找回并坚定了自我价值,这一切都让她的人生轨迹趋于圆满。而此刻,一种新的感悟油然而生——真正的圆满,或许不仅在于自身的完满与强大,更在于将这份完满所带来的力量、勇气和温暖,慷慨地、智慧地传递给那些仍在黑暗中徘徊、或因各种原因自我禁锢的灵魂。她与徐卓远的爱情,在这场双向的奔赴与共同的成长中,也因这份日益宽广的温柔、洞察与心量,而变得更加深厚、坚韧与动人。

月光如水,夜风温柔,带着远处不知名花朵的清香。封瑶知道,前路还长,挑战依旧,但她已经稳稳地握紧了属于自己的光芒。这光芒,不仅为她自己照亮前路,也准备着,去温柔地连接更多曾经或依然孤独的星辰,汇聚成一片更璀璨、更温暖的星空。

这,或许就是重生,赋予她的更深层次的使命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