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知道这太监,为何对她如此谦卑恭敬,这反而让沈采薇的母亲,沈黄氏神情不淡定了。
刚开始沈黄氏还以为,这些人来这里抓她的丈夫和儿子。
毕竟在前楚的时候,那些官老爷经常跑来抓壮丁服劳役。
而正在这时,从山上下来的几名男子。
这几名从山上下来的男子,年龄各异,身形魁梧。
而走在前面的男子,约莫四十多岁上下。
他手里还提着一只滴血的野兔,眼神锐利如鹰,警惕地打量着这群不速之客。
他身后跟着两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模样与他有几分相似,一人约二十出头,一个十六七岁光景,都穿着打满补丁的粗布短褂,手里拿着竹弓和柴刀,同样一脸戒备。
他们正是沈采薇的父亲沈骅,以及她的两个兄弟,沈大河和沈二山。
沈黄氏看到丈夫和儿子回来,连忙跑过去躲到丈夫沈骅身后,紧张地指着福顺一行人道:“当家的,这些人奇奇怪怪的,一来就打听你们踪迹。”
沈骅闻言,将手里的野兔递给身后的小儿子,握紧手中的铁叉,将妻儿护在身后,沉声望着福顺:“各位官爷,不知到我们这穷乡僻壤,有何贵干?”
顾誉盛望着眼前沈骅,有心上前和沈骅拉近关系。
毕竟从东厂都督福顺的态度来看,这沈骅一家和当今皇后娘娘沈采薇似乎有血缘关系。
可现在这位厂督大人,却没有把这件事完全挑明,这让顾誉盛也不敢多嘴。
福顺面对沈骅的质问,然后从旁边手下手里拿出几幅画像,然后对着三人互相比对一下。
这些画像都是他出京前,皇后娘娘让宫里的画师,根据记忆画出来的古人画像。
福顺的这一番操作,瞬间把在场之人都给弄的满头雾水。
经过画像对比后,福顺又小心翼翼的拿出一枚并不值钱的玉簪,递给沈骅夫妻二人。
“您二位,是否认得此物?”
沈骅和沈黄氏面面相觑,手上不自觉的接过福顺手里递过来的木簪,仔细观察起来。
“这,这怎么是我女儿薇儿进宫前,我送给她的木簪?”沈黄氏神情紧张紧,看清楚木簪上铭刻的花纹后,眼神里满是震惊看向福顺,声音颤抖道:“这位公公,难道我女儿还活着?”
五年前
沈采薇因为父亲生病,没有钱粮治病。
最后不得不代替周家地主的女儿,入前楚皇宫当一名秀女。
此去一路,将来也不知何时再见。
所以作为母亲的沈黄氏就把自己年轻时候,她父亲沈骅送给自己的木簪,让女儿带着留一个念想。
哪曾想沈采薇去了京城后,却再也没有消息传来。
然后整个北方遭遇了多年的大旱。
他们为了活命,不得不跟着村子里人,逃荒来到这里安家落户,成了猎户。
再后来,各地乱匪四起,就连京城也被乱军攻破。
据说那天晚上,不仅京城死了许多人。
就连皇宫也有不少太监宫女被处死,尸体拖到乱葬岗草草掩埋。
当消息传递到现在的沈家村后,他们一家人都认为沈采薇已经在那场大乱里死了。
为此,他们一家人在河后面的荒山,给沈采薇立下了一个衣冠冢。
可现在却有人拿着沈采薇的木簪,走上门来寻找他们,这如何不让他们感到震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