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们看骑在这些大头兵中间,身穿锦袍的书生,我怎么觉得有些眼熟?”
“天啊,你们看士兵端着的盘子里,竟然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一路走来。
他们路过的街道,正在走路的路人们,望着眼前热闹的阵仗,纷纷站在街道两旁,目瞪口呆望着眼前发生的一切。
谁都不知道骑在马背上,正满脸的得意的徐良到底是谁。
不过很快有认识徐良的人,望着马背上正春风得意,意气风发的徐良,嘴里忍不住惊呼起来。
“我靠,他不是住在榆树巷,那位屡试不第的徐秀才吗?”
“是他?怎么可能!徐良家里不是穷得都快揭不开锅,他老娘病了都没钱抓药……”
“千真万确!队伍都快到榆树巷了,好多人都跑去看了呢!”
徐良聪穿着锦袍,被精锐军卒护送回家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京城的各个角落。
特别是那五千两,白花花的银两,更是晃得无数百姓,双眼发慌,满是羡慕和嫉妒。
当徐良在五十名铁骑和步卒的护送下,来到城西榆树巷的时候。
整个个榆树巷周围,早就站满了听到消息,跑过来围观的百姓。
这些人里面不仅有好事的百姓、还有学子、小吏,甚至穿着补丁衣衫的基层官员。
放眼望去,赵铭望着眼前一片,低矮破败的房屋,面上没有什么嫌弃,反而感到有些亲切。
李浩麾下的将官、士卒,都是出身下层的平头百姓。
此时巷口巷尾,早已被人围得水泄不通。
左邻右舍,乃至更远处闻讯赶来的人,都伸长了脖子,踮着脚尖,想要亲眼目睹眼前这难以置信的一幕。
当那喧天的锣鼓声和整齐有力的马蹄声、脚步声由远及近时,人群瞬间骚动起来。
“来了......来了.....”
“快看,他真的是徐家小子!”
“哎呀妈呀!,真是徐良!骑在马上,穿着锦袍,我都不敢认了!”
“后面那些兵看上去好生吓人啊!这得有多少银子,看来徐家真要发达了……”
徐良骑在马上,目光扫过那些熟悉又陌生的面孔,心里情绪既复杂又激动。
徐良在这些人的脸上,看到震惊、羡慕和嫉妒,甚至眼里还有一丝畏惧的时候,心情格外畅快,开心。
只见他用力吐出一口浊气,藏在心头许久的郁闷之气,在今天似乎一扫而空。
恍惚间
徐良看到隔壁的王婶张大嘴巴,看到经常接济他一点粮食的李大爷,激动得直抹眼泪,也看到曾经嘲讽他“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街溜子缩在人群后面,脸色煞白。
在这一刻!
徐良心中百感交集,五味杂陈。
曾几何时,他也是这些看客里一员。
每天挣扎在温饱线上,受尽白眼与冷遇。
而如今,他却成了众人瞩目的风云人物。
随后,在徐良的带领下,这支威严肃穆的军队,在徐良家那扇吱呀作响的破木门前停下。
赵铭翻身下马,声如洪钟朝徐良道:“徐参军府邸已到!”
众军卒听到赵铭的军令,动作整齐划排列在一旁站立。
他们每个人身形魁梧挺拔,神情肃穆严肃。
这些军卒身上充满的彪悍肃杀的气质,让周围围观百姓、士人和基层官吏们,纷纷闭嘴不敢言语。
什么叫威武之师,百战精锐。
这种传说中的军队,突然就如此近距离出现在他们面前,让在场众人无不骇然。
徐良深吸一口气,在给他牵马的军卒搀扶下,潇洒的下马。
只见他整理了一下身上的锦袍,朝破败老旧的院落里面喊道:“母亲,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