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叔你先别急,先和我说说家族现在,手头上有多少东城市集的店铺了?”
三叔从怀中掏出了一大叠地契,整齐的摞放在桌上:“暂时收了二十一个店铺,除了最开始的几个是十三两银子收的,后边都是十六两收的!这些总共花了三百多两银子!”
赵弘文再次计算了一番,库房那边最近回收的店铺:“还剩下二十八间店铺!”
“什么?”
赵弘文摆了摆手:“后面继续收,只要价格没超过二十两都可以。”
“这我知道……唉~罢了,都听你的吧!还是以往那样,让各家妻族那边出面购买?”
“对,还有问问他们那边有没有私下购买的,我要知道还有多少店铺,不在咱们掌控中。”
“好!”
等三叔离开后,赵弘文再次静下心来看书。
~~~~
三月十八。
历时十二天,码头市集总算是修建完了,那些徭役自然也就被解散回去了。
若是不考虑浪费民力,徭役还真是一个伟大的发明。
这次修建市集,若是没有赵弘文特意弄了个管饭。县衙除了出一份征召徭役的文书,一文钱都不用花。
木头去边上树林砍的,砖石去边上山里采的。
……
今天一大早,赵弘文便来到了码头市集。
谁料此处已经围着许多商人,若不是前后门都关着,恐怕这些商人已经先行进去参观了。
与几个眼熟的商人打了个招呼,赵弘文便带着所有人走了进去。
他自己是直接前往了主街最后面,靠近河的一个店铺。
这间店铺的格局与其他的都不相同,这一间店铺内并没有修建商品展示柜,而是十分空旷只是在中心放着一个沙盘,其上的便是码头市集的模型。
这店铺被赵弘文暂时当成售楼部,等后面市集正式开业,这间店铺还可以充当中人和物业工作的场所。
如今这个时代做生意,可不像后世有那么完善的合同法。
所以每次有大笔生意,尤其是双方还陌生的时候,一般都会去户部签订契约。
这种契约都是有官府做背书的,当然不是用官府的公正力,而是用官府的贪婪。
因为官商勾结都是常态了,想要违约的话。
就得好好思量,究竟是履行契约的损失大,还是填饱官府胃口的损失大。
而赵弘文在这里设置【中人】,主要就是为了方便商人,让他们不用再去跑一趟县衙,直接在这里就能办。
又是对着面前几个衙役吩咐了几句,再三叮嘱强调一些话语。
很快,门外就陆陆续续进来了几个,提前得到消息的商人。
“大人,各位差爷!小人要买一间店铺,就要甲字十三号!”
“大人,小人要买乙字四十一号店铺!”
“大人,小人手上有东城市集三间店铺的地契,小人要换三间乙字号的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