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刷视频:震惊古人 > 第568章 崇祯、李定国、郑成功、郑芝龙、冯梦龙。

第568章 崇祯、李定国、郑成功、郑芝龙、冯梦龙。(2 / 2)

晋商也跑来凑热闹:“我们才是根正苗红的北方人,海军也该有我们一份!”

朝堂上顿时吵成一锅粥。

最后,崇祯大手一挥,各打五十大板,来了个利益均沾。

郑家掌军,负责打仗。

江南士绅管钱,负责后勤。

晋商管账,负责审计。

一个海军,愣是被分成了三派。

这样会内耗,会不会影响战斗力?

当然……不会啦!

这三家转头就让他们出了五服的亲戚们,合伙成立了一家新的海贸公司。

利益绑在一起,这海军想不团结都难!

~~~~~~

大明皇家海军的成立,就像是给这架老旧帝国机器注入了新的润滑剂。

而给海军的第一项重任,便是搞粮食!

不计代价地从海外搞粮食!

朝堂之上,难得的意见统一。

就连平日里最爱扯皮的大臣们,此刻也清醒得可怕。

天幕剧透,接下来的十几年,天灾才是主旋律。

就算现在把女真按死了,地里长不出庄稼,饿急眼的百姓照样会揭竿而起。

到时候大明玩完,他们前期“投资”给崇祯打女真的银子,找谁报销去?

于是,几位重臣私下给郑芝龙递了话:手段嘛,可以灵活点。

哪怕是“借”,甚至是“拿”,只要能弄回粮食,朝廷平价收购。

至于顺手牵羊搞来的奴隶、金银、古董……呵呵,你们海军内部处理就好,就当是辛苦费了。

不过有个底线,朝鲜不能动。

朝鲜正忠心耿耿地给女真添堵呢,这样的好藩属,得护着。

说白了,这就是“奉旨劫掠”。

但面子工程得做到位,毕竟代表着天朝上国。

比如,让手下扮海盗抢一波,然后大明海军闪亮登场,“驱逐”海盗,再向受惊的商船收取一笔可观的“保护费”。

这套流程,只要不闹得天下皆知,官面上也就睁只眼闭只眼。

但有一个地方,崇祯和朝臣们觉得,完全没必要这么遮遮掩掩。

崇祯甚至亲自泼墨,写了四个大字送给郑芝龙:一衣带水。

一衣带水今天多用作褒义,其实它是个中性词,也可以用作贬义,或者说这个词本身就“内涵满满”。

这个词最早见于《南史·陈纪下》:“隋文帝谓仆射高熲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然后,隋灭南陈。

《宋史·潘美传》也有载:“美受诏,提骁果数万人,期于必胜,岂限此一衣带水而不径度乎?”

随后,潘美大破敌军。

郑芝龙捧着这幅字,嘴角勾起一抹心领神会的冷笑。

“倭岛嘛,老熟人了。”郑芝龙心下盘算,“抢?不,那太粗鲁了。”

“是让他们自愿出钱出粮,赎清他们历代寇边的罪过!”

“否则,我大明海军只好登陆,亲自为死于倭寇的华夏百姓复仇了。”

具体操作,朝廷不管,全权交给郑芝龙。

原则就两条:粮食要到位,大明的脸面不能丢。

郑芝龙的计划环环相扣:首先,清洗海盗队伍。

他本身就是海盗界的总瓢把子,谁不服管、谁是刺头,门儿清。

以前当都督同知时还得养寇自重,现在身份不一样了。

未来国丈、预备王爷、天子亲家!

脏活累活自然要洗白,先从剿灭不听话的海盗开始,既立了威,也断了某些人还想走老路的念头。

接着,驱使那些“听话”的海盗,去劫掠西洋商船,尽量别闹出人命。

然后,大明海军“恰好”巡逻经过,“英勇”地击溃海盗,“夺回”部分财物。

赃款分配嘛,海军拿五成,出力的海盗分三成,剩下的两成则“物归原主”,还给西洋商人。

就这,他还得谢谢咱大明海军!

还得拿出一半来感谢海军的救命之恩!

至于倭岛,就更简单了。

只需提前告知海盗们哪些地方不能碰,主要是郑家自己的贸易点和盟友,其他地方,随便他们撒欢。

烧杀抢掠?尽管去!

他们不搞得天怒人怨,我大明海军哪来的理由去保护倭岛百姓,维护藩属国和平呢?

~~~~~

与此同时,福建寿宁。

冯梦龙原本的任务,是与郑芝龙交涉。

如今,郑氏改组海军,郑成功被崇祯收为义子。

冯梦龙老先生的任务,又变成帮助郑芝龙改组海军。

闲着也是闲着,这位创作欲旺盛的老头就想写本《海盗郑三炮》的话本过过瘾。(第444章)

这可把负责接待他的郑家心腹郑二吓得不轻,天天围着冯梦龙作揖哀求:“冯爷!冯祖宗!您行行好,这书要是传出去,家主非把我沉海喂鱼不可!”

冯梦龙被磨得没办法,只好妥协:“行吧,那不写海盗了,写个穿越的,总行了吧?”

郑二千恩万谢。

谁知,当冯梦龙把新写好的书稿递给他时,郑二只看了一眼主角名字,就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故事竟是写一个名叫“朱成功”之人穿越回明末,再造大明,死后庙号为“明世祖”!

“祖宗!小子得罪您了,你不解气,就把我往死里打,别和我们郑家过不去啊。”

冯梦龙淡淡道:“你着什么急,往后面看。”

郑二一看,一口黑血堵在喉咙。

书里写鬼魂投胎之前,要先化解怨气。

所以这朱成功,不是穿越,只是有心愿未了,所以阎王爷把他丢入幻境,化解他的怨气。

“祖宗!您还不如不写最后的,只看前面是有异心,加上后面这段,我家少首领就是妥妥的反贼!”郑二都快哭出来了。

最终,郑二咬牙破费,用一场顶级花酒和十位当红花魁的“润笔费”,才劝动冯梦龙把书稿烧了,答应重写。

“这次写西洋的吸血鬼,总跟你们郑家没关系了吧?”冯梦龙信誓旦旦。

郑二这才将信将疑地松了口气。

结果,才消停一天,郑二就怒气冲冲地堵在了冯梦龙的房门口。

“冯老匹夫!你有胆子写,你有胆子开门啊!”

冯梦龙在门内优哉游哉。

“我又没用你郑家的人名,你发什么疯?”

郑二气得跳脚。

“你主角叫尼古拉!还敢说无关?我家老首领的教名就是尼古拉!”

冯梦龙打开门,一脸“恍然大悟”,随即又带着几分文人式的促狭,慢悠悠道:“哦~这也能怪老夫?”

“好好的华夏人不做,偏去信那西洋教,还取个洋名,招摇过市,怨得谁来?”

说完,拂了拂袖子,径直往酒楼方向去了。

郑二愣在原地,咀嚼着冯梦龙话中的深意,猛地一激灵,赶紧跑回去向郑芝龙汇报。

不久之后,沿海地区的一些西洋传教士,开始接二连三地神秘失踪。

有流言说,曾在某处海军驻地瞥见过他们的身影。

也有人说,他们偷了华夏珍贵典籍,跑回西洋去了。

还有更离奇的说法,称他们北上投了关外的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