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爆了,是它的问题。但如果你们自己不照照镜子,今天就是恒达,明天可能就是你们。”
三家房企高管开始推诿:市场环境差、融资困难、购房者观望情绪浓重……
李一凡打断:“环境不是借口,融资不是免死金牌。”
他摆出一份数据报告:“去年,岭州省级金融机构实际投放额度下降7.2%,但你们五家里,有三家的‘企业主分红+海外转移’总额超过了20亿。”
“你们一边喊着‘融资难’,一边在外面买游艇、买豪宅,这不是‘企业家’,这是搞击鼓传花。”
全场顿时鸦雀无声。
李一凡继续道:“我今天讲清楚,从现在起,不救一分钱、不批一块地、不批一笔专项债给不讲信用的企业。”
“但我们会对真正想活下去、想转型的企业,提供一切可能的帮助。明天,金融专班将召开债务重组协调会,我希望你们有人出现在那儿。”
此言一出,几名房地产老板神情复杂,其中有两人当场点头表示愿意配合转型方向。
晚上八点,岭州市《都市观察》栏目播出一则时长18分钟的深度访谈《信心:从数据出发》,专访李一凡对当前楼市困局的判断。
其中一句话引发热议:
“岭州不能靠嘴巴造信心,必须靠项目复工、资金重组、企业让利、金融透明来建立‘可验证信心’。”
第二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众号转发这段视频,并附评论:“一种新型的地方治理范式,或从岭州开始。”
四九城,政研室两名年轻研究员连夜撰写《岭州金融专班机制研究简报》,准备汇报大夏吏部金融司。
而岭州本地,已开始悄然转向——
多个市县原本被搁置的项目重新启动,“恒晟·新里湾”项目工地上传出机器轰鸣声,悬挂起“整改重启,八月竣工”的巨幅横幅。
李一凡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整个岭州的夜色,低声自语:
“不是等风来,而是主动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