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夜晚,凉意已经浸透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但国际会展中心却仿佛一个发光的热源,将寒意隔绝在外。巨大的玻璃幕墙反射着璀璨的灯火,如同坠落人间的星辰碎片,将周围映照得亮如白昼。门前宽阔的广场上,一辆辆豪华轿车悄无声息地滑行至红毯前端,车门打开,走下来的皆是衣着光鲜、气质不凡的各界名流。男士们多是剪裁得体的深色西装,沉稳持重;女士们则身着各色晚礼服,裙摆摇曳,珠光宝气,与这璀璨夜色交相辉映,构成一幅流动的盛宴图景。
苏念站在宴会厅那扇巨大的、镶嵌着精致铜饰的入口处,微微吸了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清雅的花香与高级香水的淡淡气息,耳边是悠扬的现场弦乐演奏声以及人们压低音量的寒暄笑语。她下意识地轻轻抚平了香槟色吊带长裙腰际一处几乎不存在的褶皱,指尖感受到真丝面料特有的冰凉顺滑。这条裙子是她挑选了很久才定下的,颜色柔和而不失光彩,款式简洁却极显身段,既不会过于隆重显得刻意,又足够尊重这场合。她的长发被松松地挽起,用一个与裙子同色系的发夹固定,几缕不听话的碎发垂落在耳侧和颈边,反倒增添了几分随性的生动。她没有佩戴过多的首饰,只在纤细的脖颈上戴了一条细细的铂金项链,坠子是一颗小巧的珍珠,散发着温润的光泽。
她抬起头,看向身旁的陆时砚,清澈的眼眸里闪烁着几分雀跃,又掺杂着些许难以完全掩饰的紧张。“陆老师,”她的声音比平时稍轻,带着一点不确定,“我这样……会不会太随意了?”这是她第一次以陆时砚女伴的身份,出席如此正式且备受瞩目的学术颁奖典礼,面对众多学界泰斗和媒体镜头,她难免有些忐忑,生怕自己的任何一点不妥会给他带来不便。
陆时砚今晚穿着一身量身定制的黑色西装,衬得他身形愈发挺拔颀长。他没有打领带,而是系了一个温莎结的深灰色领结,显得既正式又不失时尚感。听到苏念的话,他转过头,目光落在她身上。宴会厅门口辉煌的灯光洒在她身上,香槟色的裙子泛着柔和的光晕,衬得她裸露在外的肩膀和锁骨线条优美,肌肤白皙得近乎透明,整个人仿佛笼罩在一层朦胧的光雾里,干净、灵动,有一种不染尘埃的美。他的目光在她脸上停顿了几秒,喉结不自觉地轻轻滚动了一下,随即伸出手,动作极其自然地替她将耳侧那缕滑落的碎发别到耳后。他的指尖带着秋夜的微凉,触碰到她温热的耳廓时,两人都感到一丝微妙的电流。
“很好看。”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语气里是毫不掩饰的惊艳,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喟叹,“比任何星光都耀眼。”这句话并非刻意恭维,而是他此刻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在他眼中,周遭所有的珠光宝气、衣香鬓影,都及不上她此刻清澈眼眸里映出的光芒。
今天是年度高校学术界的盛事——金鼎奖颁奖典礼。陆时砚凭借其主持的“宋代文人生活与现代文创融合研究”这一极具创新性和实践意义的课题,成功斩获了年度优秀学术成果奖。这个奖项在学术界分量颇重,是对他多年来潜心研究的极大肯定。而选择带苏念一同出席,对他而言,其意义或许不亚于获奖本身。这是他第一次,如此郑重地将自己世界里的重要时刻,与她共享,也是第一次,将她正式地引入自己熟悉的学术圈层。
当他们相携步入宴会厅时,立刻吸引了不少目光。陆时砚在学界年轻一代中本就是翘楚,风姿出众,如今身边伴着一位清丽脱俗、气质独特的陌生女伴,自然引人好奇。一些相熟的学者投来善意的打量和赞许的微笑,也有几位德高望重的前辈,看到陆时砚紧紧牵着苏念的手,眼中流露出欣慰的神色。陆时砚感受到了这些目光,但他始终神色自若,握着苏念的手温暖而坚定,指尖传来的力度无声地告诉她:不必在意旁人,有我在。
他的掌心干燥而温暖,将苏念微凉的指尖完全包裹住,那股安定的力量顺着相贴的皮肤缓缓传递过来,确实让苏念初时紧绷的神经放松了不少。她微微侧头,看着他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清晰的侧脸轮廓,线条利落,鼻梁高挺,唇角带着一抹惯常的、若有若无的淡然弧度,但握着她手的力道,却泄露了他内心的在意与呵护。
侍者引领他们到前排预留的位置落座。座位视野极佳,正对着流光溢彩的舞台。苏念悄悄打量着四周。宴会厅内布置得典雅而隆重,巨大的水晶吊灯折射出璀璨光芒,长长的餐桌上铺着洁白的桌布,摆放着精致的餐具和盛开的鲜花。她看到不少以往只在学术期刊和新闻上见过的面孔,那些白发苍苍却目光睿智的老者,正是各个领域的权威泰斗。还有几家知名媒体的摄像机镜头,正在会场内缓缓移动,捕捉着现场的细节。想到陆时砚等会儿就要在这么多重要人物和镜头前领奖、发言,苏念的心跳不由得又加快了几分,下意识地微微收紧了与陆时砚交握的手。
陆时砚立刻察觉到了她这细微的小动作。他侧过头,身体向她这边倾斜了一个很小的角度,用只有他们两人能听到的、低沉而温柔的声音说:“别紧张,放松点,就当是来欣赏音乐,看看热闹。”说完,他抬起另一只手,轻轻覆在她放在膝上的手背上,安抚性地拍了拍。他眼底的笑意温和而包容,像静谧的深海,能将人所有的忐忑悄然吸纳、融化。苏念抬头对上他的目光,脸微微一热,点了点头,心底那份不安渐渐被一种踏实感所取代。
颁奖典礼在主持人的开场白中正式拉开帷幕。前面几个奖项逐一颁出,获奖者们或激动、或感慨的发言,引来阵阵掌声。苏念安静地听着,偶尔端起面前的水杯抿一小口,目光却总是不自觉地飘向身旁的陆时砚。他坐姿放松,神情专注地看着台上,但每当她看过去时,他似乎总能感应到,会微微偏头,给她一个安抚的眼神。这种无声的默契,让等待的时间也变得不那么难熬。
终于,轮到宣布年度优秀学术成果奖的得主。主持人用充满激情的声音念出那个苏念早已烂熟于心的课题名称,以及——“陆时砚教授”!
全场响起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响亮。陆时砚从容起身,他先是转身,深深地看了苏念一眼,那眼神复杂而温柔,有安抚,有分享,更有一种“看,这就是我们共同经历的时刻”的意味。然后,他才稳步走向舞台中央。
聚光灯追随着他的身影,将他挺拔的身姿勾勒得愈发清晰。他步履沉稳,走在铺着红毯的台阶上,仿佛踏着光而行。从苏念的角度看去,他的背影宽阔而可靠,带着一种内敛的力量感。舞台上的灯光落在他身上,黑色西装泛出细腻的光泽,清隽的面容在强光下更显轮廓分明。他从颁奖嘉宾手中接过那座设计精巧、象征荣誉的奖杯,微微鞠躬致意。当他直起身,手握奖杯面向观众时,他的目光几乎是下意识地、精准地越过层层人群,再次落在了苏念的身上。
那一刻,苏念觉得周围所有的声音都远去了,她的世界里只剩下舞台上那个光芒万丈的他,以及他凝视着自己的、温柔而专注的目光。她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满满地充盈着,骄傲、感动,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甜蜜。
“很荣幸能获得金鼎奖评审委员会的认可,得到这份沉甸甸的荣誉。”陆时砚的声音透过优质的麦克风传遍整个宴会厅,沉稳、清晰,带着他特有的磁性,不疾不徐,自有一种打动人的力量。他首先照例感谢了课题组的成员、提供支持的机构,以及他的恩师周老先生。“没有周老先生当年的悉心指导和严谨学风的熏陶,我不可能在学术道路上走到今天。”他语气真挚,台下那位白发苍苍的周老先生微笑着颔首。
短暂的停顿后,陆时砚的话锋微微一转,目光再次锁定台下的苏念,语气变得更加柔和而深沉:“但是今天,在这个特别的时刻,我想特别感谢一个人。”
话音落下,全场变得异常安静,所有人的好奇心都被吊了起来。紧接着,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顺着陆时砚那毫不掩饰的、充满温柔笑意的视线,齐刷刷地投向了坐在前排的苏念。
苏念完全没料到他会来这样一出!她的心猛地一跳,仿佛要撞出胸腔,脸颊和耳根瞬间烧了起来,泛起滚烫的红晕。她甚至能感觉到周围那些目光中蕴含的惊讶、好奇、善意和祝福,这让她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只能下意识地紧紧握住了放在膝上的小手包,指节微微泛白。她低下头,想避开那些聚焦的视线,却又忍不住抬起眼帘,望向台上那个让她心慌意乱又满心甜蜜的“罪魁祸首”。
陆时砚看着她这副又羞又窘却又眼含星光的模样,眼底的笑意更深了,语气也更加真挚动人:“我的这项研究,在中期曾经一度陷入瓶颈,关于如何将古老的文人审美与现代消费需求真正无缝融合,我苦思冥想,却总觉得隔了一层,难以突破。”他娓娓道来,将一段不为人知的困惑坦然呈现在众人面前。
“那时,是我的爱人苏念,”他清晰地吐出“爱人”这两个字,没有任何犹豫,声音里充满了珍视,“她并非学术圈内人,但她有着极其敏锐的感知力和鲜活的视角。她无意间看到我收集的宋代笺纸图样,说那些花纹和色彩让她想到了现代年轻人喜欢的插画和文创胶带,觉得那种含蓄典雅的美,完全可以以一种更轻松、更日常的方式走进现代生活。”
他顿了顿,给了台下听众消化的时间,也给了苏念回忆的间隙。苏念想起那确实是很久以前的一个下午,她去他办公室找他,看到他桌上一堆古籍资料,便好奇地翻看,随口说了几句自己的直观感受,没想到竟被他记在了心里,并引申出了关键的研究转向。
“就是她这句看似随意的点拨,像一道光,瞬间照亮了我那个僵持的困局。”陆时砚继续说着,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苏念,“她让我深刻地意识到,学术研究,尤其是人文领域的研究,不能只是埋首古籍的枯燥钻研,更不应该束之高阁。它应该是有温度的,是可以与当下生活对话的,完全可以通过年轻一代喜闻乐见的方式,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实现真正的传承与创新。我们这个课题后续的一系列成功实践,无论是与博物馆合作的文创产品开发,还是相关的公众教育项目,最初的灵感源泉,都来自于她。”
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充满了情感的力量:“所以,今天这个奖项,在我看来,有她的一半功劳。谢谢你,念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