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的夜晚,晚风轻拂,带来了初秋的丝丝凉意。这股凉意仿佛是大自然的使者,轻轻叩击着书房的窗玻璃,似乎在提醒着屋内的人季节的更替。
窗外,那棵梧桐树的叶子已经开始泛黄,仿佛被时间染上了一层淡淡的秋色。在路灯的映照下,这些泛黄的叶子宛如被镀上了一层金箔,散发着微弱而温暖的光芒。
苏念静静地趴在书桌前,她的眉头微微蹙起,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难题。电脑屏幕的冷光映照在她专注的脸上,将她那长长的睫毛投下了细密的阴影,使得她的眼睛看起来更加深邃而迷人。
键盘敲击的声音在静谧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偶尔会停顿片刻,接着是轻轻的叹息声。桌面上散落着几张草图,上面画着展区布局的初步构想,旁边还放着几本关于文创设计的参考书。
陆时砚端着一杯温牛奶走进书房时,看到的就是这样的场景。牛奶在瓷杯中冒着袅袅热气,他小心地将杯子放在她的手边,指尖轻轻揉了揉她的发顶。她的头发很软,带着淡淡的栀子花香。
“还在改方案?”他的声音轻得仿佛一阵微风,小心翼翼地飘进她的耳朵里,生怕会惊扰到她那正在飞速运转的思绪。时间已经悄然滑过了十点,整个世界都似乎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只有她的电脑屏幕还散发着微弱的光芒,照亮了她专注的面庞。
他静静地站在她身后,凝视着她忙碌的身影,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疼惜之情。他知道她对工作的认真和执着,但也明白过度劳累对身体的影响。于是,他温柔地开口说道:“已经十点了,先歇会儿吧,别太累着自己了。”
苏念从屏幕前抬起头,眼里带着明显的疲惫,像蒙了一层薄雾。“这个项目很重要,客户明天就要初稿,我得再改改细节。”她伸手拿起牛奶,温热的瓷杯熨帖着掌心,驱散了些许凉意。喝了一口,温热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瞬间缓解了熬夜的干涩,“你怎么还没睡?不是说明天早上有课吗?”
“等你一起睡。”陆时砚在她身边的椅子上坐下,目光落在电脑屏幕上。那是关于“古风文创展”的策划方案,正是之前她给他的研究项目提供灵感的方向。展区设计图已经初具雏形,但在细节上还能看出些许青涩。
他的指尖轻轻点了点屏幕上的展区布局图:“这里,可以加一个互动区。”他的声音平稳而温和,像在课堂上讲解一个知识点,“让游客自己动手拓印古籍里的图案,比如《山海经》里的异兽,或者《本草纲目》里的草药插图。这样更符合年轻人喜欢的体验感,也能让古籍真正‘活’起来。”
苏念的眼睛瞬间亮了,像是夜空中突然点亮的星辰。“对哦!我怎么没想到这个!”她立刻在键盘上敲击起来,指尖翻飞,将新的灵感迅速记录下来,“之前听你讲古籍拓印的时候,我就觉得特别有意思,现在加进方案里,肯定能让客户眼前一亮。”
她一边修改方案,一边忍不住继续说:“可以准备几种不同的拓版,选用环保的油墨,再配上简单的说明……这样不仅有趣,还能传播传统文化知识。
陆时砚看着她专注的侧脸,灯光在她细腻的肌肤上投下柔和的光晕。他的眼底浮起温柔的笑意,想起之前看过的一段话:最好的爱情,就是既能陪对方尝遍人间烟火,也能并肩追逐理想的光芒。
他伸手,轻轻替她拂开散落在额前的碎发,动作轻柔得像是在对待什么易碎的珍宝。“别急,慢慢改,我在这儿陪你。”
说完,他起身走向书架。书架很高,几乎触及天花板,上面整齐地排列着各类书籍,从厚重的学术专着到轻巧的文学随笔。他的指尖在一排书脊上轻轻滑过,最终停留在一本装帧古朴的书籍上。书皮是深蓝色的,上面用烫金工艺印着书名,因为经常翻阅,边角已经有些磨损。
他拿着书坐回旁边的沙发上,翻开书页。纸张泛着淡淡的黄色,散发着特有的书香。书房里很安静,只有苏念敲击键盘的清脆声响,和他翻动书页的细微声音。暖黄色的台灯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在书桌的一角重叠在一起,像一幅温馨的剪影画。
时间在静谧中缓缓流淌。偶尔,苏念会停下来思考,咬着笔杆,眉头微蹙;偶尔,陆时砚会抬头看她一眼,目光温柔,然后又低头继续阅读。
过了约莫半个多小时,苏念终于长舒一口气,关掉了电脑。“改好啦!这次肯定没问题!”她的声音里带着完成工作后的轻松和喜悦。转头看向陆时砚,却发现他正看着自己,眼里的光芒比桌上的台灯还要温暖。
“这么快就看完了?”苏念好奇地凑过去,趴在沙发扶手上看他手里的古籍。书本摊开的那一页上,是密密麻麻的竖排文字,间或配着一些手绘的插图。“这是什么书呀?”
“是关于宋代文创的史料,”陆时砚把书往她那边挪了挪,指尖轻点其中一页,“你看这里记载的宋代市集,就有很多手作互动的摊位。比如这个‘印经铺’,可以让顾客亲自体验经文印刷;还有这个‘画扇坊’,提供空白扇面让客人自己作画。这些和你方案里的想法不谋而合。”
苏念仔细看着书页上的文字,那些古老的记载仿佛在她眼前活了过来。她忽然想起上次逛夜市时的场景,那个糖画摊位前围满了好奇的孩童,还有那个剪纸老爷爷巧手下的精美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