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岁时予你 > 第19章 氤氲面香里的心意涟漪

第19章 氤氲面香里的心意涟漪(2 / 2)

“下午别太拼命,劳逸结合。”他的声音依旧没什么起伏,但话语的内容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叮嘱,“资料的事情有眉目我会告诉你。这颗糖,休息的时候可以含一下,提提神。”

粉色的糖纸在从窗外斜射进来的阳光下,泛着柔和而温暖的光泽,像一颗小小的、甜蜜的心脏。苏念下意识地合拢手指,那颗硬糖的棱角抵着柔软的掌心,带着陆时砚指尖残留的、微凉的体温。然而,这微凉的温度却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迅速激起了一圈圈涟漪,那涟漪不断扩大,最终化作一股源源不断的暖流,从指尖蔓延开来,顺着血脉,一点点、缓慢而坚定地传到了心底最深处。

她紧紧握住那颗糖,仿佛握住了某种沉甸甸的、无声的承诺。指腹摩挲着光滑的糖纸,发出细微的声响。她抬起眼,再次看向办公桌后那个男人。他依然是一副专注工作、生人勿近的严谨学者模样,鼻梁上架着的金丝边眼镜反射着屏幕的光,遮住了眼底的情绪。

但这一刻,苏念心中豁然开朗。什么“工作机器”,什么“高岭之花”,什么“难以接近的老狐狸”……那都只是他精心构筑的外壳。在这层看似冰冷坚硬的外壳之下,藏着一份怎样细致入微、不动声色的温柔?他记得她无意间的喜好,洞察她报告中的困境,用一碗最熨帖的阳春面安抚她的焦躁,又以“顺手”之名替她排忧解难,甚至……连提醒她休息的叮咛,都包裹在了一颗小小的草莓糖里。

原来,那些她曾经以为被忽略的小事,那些她独自焦虑的困难,他全都知道。他不是不在意,他只是选择了这样一种独特的方式——不张扬,不越界,却精准地、悄无声息地,把她的一切,都妥帖地放在了心上。

这个认知像一道暖流,彻底冲散了苏念心中最后一丝因赶报告而生的阴霾。她握着那颗带着他指尖微凉余温的草莓糖,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连带着那扇紧闭的、代表着他个人空间的办公室门,都仿佛不再那么疏离。

她没有再说什么感谢的话,那些言语在此刻都显得苍白。只是对着陆时砚,露出了一个格外明亮、带着全然的信赖和温暖的笑容,眼睛弯成了好看的月牙儿:“嗯!我知道了,陆教授。谢谢您!那我先出去做事了。”

陆时砚的目光在她灿烂的笑容上停留了极短的一瞬,快得让人无法捕捉。他几不可察地点了下头,鼻腔里发出一声微弱的“嗯”,算是回应,便重新低下头,目光落回手中的文件上,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未曾发生。

苏念脚步轻快地退出了办公室,轻轻带上门。门合拢的瞬间,陆时砚才缓缓抬起头,目光透过磨砂玻璃,追随着门外那个重新坐回工位、正小心翼翼将那颗粉色糖果放进笔筒旁的格子里的身影。她动作珍重,像是在安放一件稀世珍宝。他镜片后的眸光微微闪动了一下,一丝极淡的、几乎难以察觉的笑意掠过唇边,旋即消失无踪,仿佛那只是窗外光线变幻造成的错觉。

办公室外,苏念深吸一口气,重新打开电脑。屏幕上的文献资料似乎也变得不再面目可憎。她点开搜索框,手指在键盘上悬停片刻,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陆时砚电话里提到的关键词:江南刺绣、清末民初、民间艺人、口述记录。她尝试着输入更具体的词条组合,虽然知道系里资料库可能暂时还找不到,但陆教授的话像一颗定心丸,让她有了方向和耐心去等待。

她一边梳理着现有材料的结构,一边忍不住回味刚才那碗阳春面的滋味。那汤底的鲜美醇厚,面条的爽滑筋道,溏心蛋的浓郁蛋香,葱花的清新辛香,甚至那白瓷碗温润的触感……每一个细节都无比清晰。她想起陆教授提起林薇师姐说过的关于她小时候缠着妈妈做面的话。林薇师姐……苏念的思绪飘远了一些。

林薇是她同系的师姐,比她高两级,性格开朗热情,是系里的“小灵通”。上次教职工带家属的聚餐,气氛很热闹。苏念记得自己当时因为刚入学不久,又是在教授们面前,有些拘谨,只安静地坐在角落。林薇师姐很照顾她,拉着她说话,聊起各自的家乡和童年趣事。好像是在聊到各自家乡美食的时候,林薇师姐突然笑着说:“念念可好玩了,她说她小时候生病或者过生日,啥山珍海味都不稀罕,就缠着她妈妈做一碗最简单的阳春面,说那是她的‘病号饭’也是‘生日面’,吃了就好得快,也开心。”当时一桌人都笑了,苏念自己也不好意思地红了脸,小声解释说是小时候的傻话。她记得陆时砚教授当时坐在主位附近,正和系主任低声交谈着什么,似乎并未留意她们这边的笑谈。原来……他都听到了?而且记住了?

苏念的心弦再次被轻轻拨动。她从未想过,自己一句无心的童年回忆,会被一个看似高高在上、只关心学术的教授记在心里,并在这样一个她最需要温暖和能量的时刻,以一种如此熨帖的方式回馈给她。这种被默默关注、被细致关怀的感觉,陌生又奇妙,带着一种让人心尖发颤的暖意。

她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那颗草莓糖隔着布料传来坚硬的触感。她忽然想起,似乎好几次在陆教授的办公室,都看到他抽屉里放着那个透明的糖果罐。有时是学生来请教问题后,他会顺手给一颗;有时是他自己思考时,会剥开一颗放进嘴里。她一直以为这只是他个人的一点小习惯,或者是为了防止低血糖之类的。现在看来,或许……这也是他表达善意的一种方式?一种不带压力、点到即止的关怀?

苏念摇了摇头,甩开那些纷飞的思绪。不管怎样,现在最重要的是把报告写好。她重新集中精神,开始整理思路。有了陆教授那边的助力,她感觉自己可以先把框架搭得更扎实,把已有的案例分析做深做透,等那份关键资料来了,再进行最后的点睛和升华。

时间在笔尖和键盘的敲击声中悄然流逝。下午的阳光渐渐西斜,将办公室染上一层温暖的金黄。苏念完全沉浸在工作里,效率出奇的高。当她把一个困扰已久的子问题分析清楚,满意地敲下最后一个句号时,才惊觉窗外已是晚霞满天。

她伸了个懒腰,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脖颈,目光不自觉地又飘向陆时砚教授办公室的方向。磨砂玻璃门紧闭着,里面透出柔和的灯光。他还在工作吗?是为了帮她找资料,还是他本身就有繁重的研究任务?

苏念拿起水杯,起身去倒水。经过陆教授办公室门口时,她脚步微顿,侧耳倾听了一下,里面静悄悄的,没有任何声响。她犹豫了一下,终究没有打扰,轻手轻脚地走到饮水机旁。

就在接水的时候,她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紧接着一个身影出现在她的视线中。她定睛一看,原来是刚回来的林薇师姐。

林薇师姐风风火火地走进来,一边喘着粗气,一边迅速地将背包放在一旁的桌子上。她的额头上还挂着几颗汗珠,显然是急匆匆赶回来的。

“念念,你怎么还没走呢?”林薇师姐看着她,露出了一个微笑,“是在赶报告吗?”

“嗯,快了快了。”苏念笑了笑,看着林薇,忽然想起中午的事,心中一动,装作不经意地问,“对了薇薇姐,上次聚餐,你是不是跟教授们提过我小时候爱吃阳春面的事?”

林薇愣了一下,随即恍然大悟般拍了下额头:“啊!是提过一嘴!怎么啦?今天想起这茬儿了?”

“没,就……突然想起来了。”苏念含糊地说,心跳有点快,“当时陆教授好像也在旁边……他,他听见了?”

“陆教授?”林薇回忆了一下,皱了皱眉,“他当时好像是在跟系主任说话吧?离我们这桌有点距离。不过……”她突然眼睛一亮,促狭地笑起来,“你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后来散场前,大家聊得差不多了,陆教授经过我们这边的时候,好像还停了一下,看着你笑了笑,说了句‘小时候的念想最珍贵’什么的?声音不大,我也没太听清,当时太吵了。怎么了?他今天提这事了?”

苏念的心猛地一跳。“小时候的念想最珍贵”?他不仅听到了,还记住了,甚至……还特意记在了心上?所以今天这碗面,绝非偶然!

“没……没提。”苏念连忙摇头,掩饰性地喝了一大口水,“就……随便问问。”她感觉自己的脸又有点发烫。

林薇没太在意,又跟她聊了几句别的,便回到自己工位忙去了。

苏念端着水杯,慢慢走回自己的座位,心里却翻江倒海。原来,在那些她未曾留意的瞬间,在她以为被忽略的角落,早已有目光悄然停留,有细微的关怀悄然种下。陆时砚教授……他远比她想象中,要温柔得多,细致得多。这份藏在严谨外表下的温柔,如同那碗阳春面的香气,不张扬,却丝丝缕缕,沁人心脾。

她重新坐下,看着窗外绚烂的晚霞,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踏实感和温暖的力量。她拿出那颗一直放在笔筒旁的草莓糖,在掌心握了一会儿,感受着它的棱角和那份无声的鼓励,然后小心地剥开粉色的糖纸。

晶莹剔透的红色糖果露了出来,散发着清甜的草莓香。她将糖果放入口中,甘甜的滋味瞬间在舌尖蔓延开来,带着水果的清新和糖分的能量,驱散了工作一天的疲惫。

报告的最后攻坚,她准备好了。

就在苏念重新投入工作后不久,陆时砚办公室的门轻轻打开了。他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步履沉稳地穿过公共办公区。经过苏念工位时,他脚步没有停顿,只是目光在她专注的侧影上极其短暂地掠过,然后径直走向门口,离开了办公室。整个过程无声无息,没有惊动任何人。

苏念沉浸在思考中,并未察觉。直到她终于完成了一个重要段落的修改,揉了揉眼睛,才注意到陆教授办公室的灯已经关了,人也不知何时离开了。她看了一眼电脑右下角的时间,已经不早了。

她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关电脑前,她的目光落在桌面上那颗展开的粉色糖纸上。她想了想,没有扔掉,而是将它仔细地抚平,夹进了自己常用的笔记本里。小小的糖纸,像一枚精致的书签,记录下这个充满了意外温暖和隐秘心意的午后。

走出办公室大楼,秋夜的凉意扑面而来,但苏念的心却是暖的。她抬头望向深蓝的夜空,几颗疏朗的星子点缀其间。她知道,明天,当新的太阳升起,那份困扰她多时的关键资料,或许就会带着历史的尘埃和陆教授无声的关切,悄然出现在她的面前。

而那份氤氲在阳春面香气里、藏在草莓糖的甜味中的心意,如同此刻夜空中微凉的星辉,虽不炙热,却已悄然照亮了她前行的路,让她知道,她并非独自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