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岁时予你 > 第17章 雨夜的“顺路”与未说出口的在意

第17章 雨夜的“顺路”与未说出口的在意(2 / 2)

只有两个字,却像有千钧之力,堵住了苏念所有推辞的话。她太了解陆时砚的脾气了,他决定的事情,极少会因为旁人的话语而改变。更何况,这两个字从他口中说出,带着一种奇异的魔力,让她无法、也不想再拒绝。一种隐秘的、带着暖意的情绪,悄悄在心间弥漫开来。

她不再多言,迅速关掉电脑,拿起自己的包,小跑着来到门口,钻进了他撑开的伞下。黑色的伞面很大,足以容纳两人,但雨水带来的潮湿寒气还是瞬间包围了她,让她下意识地缩了缩肩膀。

陆时砚撑着伞,两人并肩走入细密的雨帘中。雨丝被风斜斜地吹拂着,发出沙沙的声响,落在伞面上,汇聚成小小的溪流沿着伞骨滴落。地面湿滑,积满了水洼,倒映着校园里昏黄的路灯光,像碎裂的星辰。苏念小心翼翼地走着,尽量避开积水。她注意到,伞面几乎完全笼罩在她这一侧,将斜飞的雨丝牢牢隔绝在外。而陆时砚握着伞柄的左肩,却明显地暴露在雨中,深色的大衣肩部很快洇开了一大片深色的水渍,布料被雨水浸透,颜色变得更深沉。他却像是浑然未觉,步履稳健地走在她稍前一点的位置,不动声色地为她挡去更多可能被风吹到的雨丝。他的沉默和这份无声的庇护,在雨夜里形成一种奇异的温暖气场。

走到停车场,陆时砚收起伞,水珠滴落在地,溅起小小的水花。他拉开副驾驶的车门,示意苏念上车。苏念矮身坐进去的瞬间,一股温暖干燥的气息混合着熟悉的清冽雪松车载香氛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身上的寒意。然而,就在这熟悉的气息中,她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清甜的果香。她微微一愣,目光下意识地在整洁得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物品的中控台上扫过。

然后,她的视线定格了。

在中控台靠近杯架的一个浅浅的凹槽里,安静地躺着一颗包装完好的硬糖。透明的糖纸在车内昏暗的光线下折射着微光,可以清晰地看到里面糖果的颜色——是娇嫩的粉红色。糖纸上印着熟悉的、造型可爱的草莓图案——正是她上次在图书馆整理资料时,随口对同系女生说喜欢吃的那个牌子的草莓味硬糖!

苏念的心跳骤然漏了一拍。她记得那只是很随意的一次闲聊,当时她因为整理枯燥的史料有些疲惫,看到邻座女生在吃糖,就随口说了句“这个牌子的草莓糖挺好吃的”。声音不大,周围也很嘈杂……他怎么会记得?还……特意放在了车上?

这个小小的发现,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荡起巨大的涟漪。她不敢再看,连忙转过头,假装望向窗外。车子已经平稳地启动,驶出校园。

雨刮器在前挡风玻璃上有节奏地左右摆动,发出规律的“唰——唰——”声,扫开不断落下的雨幕。车窗外的世界在雨水的冲刷下变得朦胧而流动,霓虹灯光在湿漉漉的路面上拉长、变形,如同印象派的油画。车内很安静,只有雨刮器的声音、发动机低沉的运转声和空调暖风细微的声响。

陆时砚专注地看着前方路况,修长干净的手指稳稳地搭在方向盘上。他没有主动开启话题,沉默在车厢内弥漫,却并不让人感到压抑或尴尬,反而有一种奇异的、让人心安的静谧。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像是想起什么,很自然地开口,语气平淡得像是在谈论天气:

“最近在《文博》杂志社的实习,还习惯吗?带你的张老师要求比较严格。”

苏念回过神来,连忙应道:“嗯,挺好的。张老师是很严格,但跟着她能学到很多东西,就是……节奏很快,需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陆时砚的目光依旧看着前方,手指在方向盘上轻轻敲了一下:“快是常态。刚开始接触实务,感到吃力是正常的,多问多看就好。张老师是业内老人,经验丰富,她的严格是好事。”

“嗯,我知道的。”苏念轻声应着。

又沉默了片刻,在一个红灯前,车子缓缓停下。陆时砚侧过头,看了她一眼,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瞬,仿佛在确认什么,然后才转回去,随口问道:“学校食堂的饭菜,还合胃口吗?听学生会有反映说最近几道菜口味有点重。”

苏念愣了一下,没想到他会问起这个。她想了想:“嗯……还好的。三食堂新开的那个小碗菜窗口,那个清炒山药和菌菇汤还不错。”她如实回答,心里却因为这种琐碎的日常关心而泛起一丝暖意。这些似乎都超出了普通师生关心的范畴,带着一种……体贴?

陆时砚“嗯”了一声,没有再说什么。绿灯亮起,车子重新汇入车流。

苏念坐在副驾驶座上,身体微微放松地靠着椅背。窗外的雨幕、流动的灯光、车内的暖意、他身上散发出的淡淡雪松气息,以及身边这个人沉静专注的存在感,交织成一种奇特的氛围。她的目光不受控制地再次掠过中控台上那颗粉色的草莓糖,又悄悄落在陆时砚握着方向盘的右手上——指节分明,干净利落,带着一种掌控全局的力量感。他开车的姿态依旧沉稳得无可挑剔。一个念头,如同雨后的春笋,悄然顶破心土,越来越清晰地浮现出来:那些看似“恰好”的帮忙,那些“刚好”留在办公室的参考书,那次“顺路”的送行,以及今晚这看似顺理成章的“顺路”……或许,从来都不是真正的巧合。那份不动声色的周全和细致入微的关照,早已超越了职责本身。这份认知让她心头滚烫,一种难以言喻的暖流在四肢百骸间流淌。

车子驶过几条街道,穿过一个又一个被雨水洗刷得格外明亮的十字路口,最终平稳地停在了苏念租住的那个有些老旧的小区门口。雨,不知何时已经完全停了。湿漉漉的地面反射着小区门口那盏光线昏黄的路灯,以及远处高楼残余的霓虹,空气里弥漫着雨后特有的清新和凉意。

苏念解开安全带,金属搭扣发出清脆的“咔哒”声。她正准备拿起包,再次郑重地道谢。然而,话未出口,就见陆时砚的手伸向了驾驶座旁边的储物格。

他拉开格挡,从里面拿出一把折叠得整整齐齐的伞,递了过来。

那是一把崭新的伞。浅粉色的伞面,在车内顶灯柔和的光线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上面印着一簇簇盛开的、淡雅的绣球花图案——明显是精心挑选的、适合年轻女生的款式。

“明天预报还有雨,”他的声音平稳如常,仿佛只是在传递一个天气预报的信息,“带着。”

苏念看着递到面前的粉色绣球花伞,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猛地撞击了一下,瞬间柔软得一塌糊涂。她伸出手,指尖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颤,接过了那把伞。在交接的瞬间,她的指尖不可避免地碰到了他递伞的手背。

冰凉。

他的手指,带着一种秋雨夜特有的凉意。苏念的心猛地一缩,一股酸酸涩涩的感觉涌上喉头。她握紧了那把带着他体温(虽然是指尖残余的温度)和凉意的手传递过来的伞,声音有些发哽,充满了真诚的感激和更深沉的情绪:

“谢谢陆教授……今天……真的太麻烦您了。”她的目光深深地看着他,仿佛想将这一刻他的模样刻进心里。

陆时砚只是微微颔首,算是接受了她的道谢,脸上的表情依旧沉静如水,看不出多余的情绪。车窗缓缓升起,隔绝了车外微凉的夜风和他深邃的眼眸。

苏念抱着包和那把崭新的伞,退后一步,站在小区门口湿漉漉的路沿上。她看着那辆深色的SUV在原地利落地掉了个头,车灯划破夜幕,照亮了前方一小片湿漉漉的路面。就在车子即将汇入主路车流的瞬间,她清晰地看到,驾驶座上的陆时砚,侧头快速地从后视镜里瞥了她一眼。

那一眼,极其短暂,快得像是一个错觉。

但苏念知道,那不是错觉。那匆匆一瞥里,似乎包含着某种确认,某种安心,某种……未说出口的在意。然后,车子便不再停留,平稳地驶入了夜色深处,尾灯很快消失在街道的拐角,只留下轮胎碾过湿滑路面留下的细微声响,以及空气中残留的一丝尾气的味道。

小区门口重新恢复了安静。只有昏黄的路灯,湿漉的地面,和她自己略显急促的呼吸声。她低头,看向自己手中那把浅粉色的绣球花伞,指尖轻轻抚过细腻的伞布和光滑的伞骨。然后,她的目光又透过车窗,仿佛能穿透时空,落在那辆已经远去的车上,落在他整洁的中控台——那个放着草莓糖的浅槽位置。

那颗糖,他始终没有动过。

它只是安静地躺在那里,像一个无声的注脚,一个只有她才懂得的秘密。

一股巨大的、混合着甜蜜与酸楚的暖流,如同决堤的洪水,瞬间冲垮了她心中最后的防线。所有的困惑、猜测、那些小心翼翼的求证和不敢确定的欢喜,在这一刻都得到了最温柔的解答。原来,“顺路”,也可以是跨越半个城市的方向背离;原来,“刚好”,也可以是费尽心思的刻意安排;原来,那份让她心跳加速、患得患失的“在意”,早已存在,只是以他最习惯的、沉默而克制的方式表达着。

她握着那把带着他指尖凉意和全新气息的伞,站在雨后微凉的夜风里,终于忍不住,轻轻地、清晰地笑出了声。

原来,有些温柔,需要绕很远的路才能抵达;有些心意,藏在“顺路”的借口里,藏在沉默的守护里,藏在一颗未动的草莓糖里,从未说出口,却早已昭然若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