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沪上奕 > 第174章 内部清洗的信号

第174章 内部清洗的信号(1 / 2)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香港沦陷后的第六天,也是这一年的最后一日。深水湾在铅灰色天空下沉默着,连海浪都显得压抑。盘踞于此的日军像血管中凝固的血栓,扼守着这片战略要地。黛与“疾风组”潜伏在游艇会外围的礁石阴影中,已超过二十小时。他们像三尊被海盐浸透的石像,唯有锐利的目光在暮色中偶尔闪烁,紧盯着那艘散发着诡异生机的“海星号”。

那艘洁白的游艇在布满战争伤痕的码头旁显得格格不入。它并非静止,偶尔会有穿着考究、而非军装的人员在甲板上短暂出现,旋即隐入船舱。昨夜那神秘的灯光信号也未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刻意的、令人不安的静谧。它像一枚镶嵌在敌人王冠上的异色宝石,光芒诱人,却可能连接着最致命的机关。

“太干净了,”阿海的声音带着海风侵蚀般的沙哑,他眯着眼,像老渔民审视天气一样观察着那艘船,“这船吃水很稳,说明储备充足。甲板上看不到一个日本兵,但泊位的位置……你看,正好在探照灯交叉覆盖的死角,又方便随时启航。这不是运气,是精心计算过的。”

小陈舔了舔干裂的嘴唇,低声道:“会不会是……某种谈判?日本人和其他势力?”

黛没有回答,她的全部心神都沉浸在解读这反常的景象中。这艘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但它指向何方?

就在此时,黛贴身藏着的、仅有烟盒大小的微型无线电信号接收器,突然发出一阵极其微弱、几乎不可察觉的持续低鸣——这不是收到讯号,而是预设的最高级别警报:代表他们与“账房”及其他小组保持静默联络的最后一个备用频率,被未知来源持续、强力地干扰阻塞了。这种干扰并非战时的无差别电波战,而是精准、集中,带着明显的敌意和目的性。

黛的血液仿佛瞬间凝固。她轻轻触碰阿海和小陈,用眼神示意。三人悄然将身形压得更低。

“最后一个备用频率……被锁死了。”黛的声音压得极低,如同耳语,却带着千钧重量。

阿海的脸色骤然变得难看。小陈则倒吸一口凉气,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恐。

这持续的、恶意的干扰,在他们内部约定的暗语中,被称为“杜鹃的啼鸣”。杜鹃鸟有巢寄生习性,将卵产在其他鸟类的巢中。这个代指意味着:组织内部已被渗透,出现了背叛者(“杜鹃”),而敌人正在利用这个背叛者提供的信息,系统地、精准地破坏他们残存的联络网络,进行“内部清洗”。这并非外部攻击,而是来自堡垒内部的崩塌。

多角度的恐惧瞬间攫住了他们:

· 黛的视角: 心脏如同被冰锥刺穿。这意味着,“账房”的失联很可能并非意外,其他撤离路线上的同志可能正面临精准的围捕。“夜莺”(周景明)的暴露?“小山雀”(苏念秋)的被捕?还是“磐石组”或“流水组”中出现了问题?每一个可能性都代表着一条或多条生命的逝去,以及整个“云雀”网络在香港根基的动摇。信任,在这一刻变得无比奢侈。

· 阿海的视角(务实者的愤怒): 他首先想到的是实际的后果——他们彻底成了孤岛中的孤岛。任何求援、任何信息交换都已不可能。他对那虚无缥缈的“海星号”瞬间失去了所有兴趣,生存的本能尖叫着让他立刻远离这片已被死亡标记的海域。背叛,比正面的敌人更令人胆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