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沪上奕 > 第119章 “云雀”的羽毛:柏林咖啡馆的线索

第119章 “云雀”的羽毛:柏林咖啡馆的线索(2 / 2)

“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徐文祖看穿了她的犹豫,虚弱地笑了笑,那笑容在他憔悴的脸上显得格外凄凉,“各个通道…想必都已封锁…老联络点…恐怕也不再安全…”

他说的是事实。在敌人全力搜捕的当下,常规撤离路线几乎肯定被重点监控。霍夫曼提供的这条线索,尽管迷雾重重,却是黑暗中唯一可见的、若隐若现的小径。

黛不再犹豫。她搀扶起徐文祖:“那就去会会这只‘云雀’。”

他们避开大道,在迷宫般的里弄间穿行。徐文祖的体力消耗极大,中途不得不数次停下来喘息,咯出的痰液中带着骇人的血丝。黛的心一次次揪紧,时间在与伤情赛跑。

一个多小时后,他们终于抵达愚园路。与虹口的肃杀不同,这里依旧弥漫着租界夜晚特有的、带着几分虚幻的宁静与繁华。1136弄深处,一家挂着德文招牌“berler café”的小店亮着温暖的橘色灯光,橱窗里陈列着精致的糕点。

黛让徐文祖在对面建筑的阴影里隐蔽好,自己则整理了一下衣着,深吸一口气,推开了咖啡馆那扇挂着铜铃的玻璃门。

室内空间不大,流淌着舒缓的巴赫钢琴曲。空气中弥漫着现磨咖啡的醇香和烤蛋糕的甜腻。几位客人散坐在角落,低声交谈。吧台后,一位头发花白、打着黑色领结的老者正专注地擦拭着咖啡杯。他抬头看到黛,露出职业性的温和笑容:“晚上好,女士,一位吗?”

黛走到吧台前,没有看菜单,而是将那片画着羽毛的纸片轻轻放在光洁的木质台面上,用德语轻声说道:“一位朋友托我前来,他说,这里有‘云雀’歇脚的地方。”

老者的动作没有丝毫停顿,继续擦拭着杯子,但黛敏锐地捕捉到他眼神瞬间的凝滞,以及目光在纸片羽毛上那几乎无法察觉的停留。他放下杯子,拿起纸片,仿佛只是看了一眼便随意地放在吧台下,然后用流利的中文说道:“云雀喜欢安静。请跟我来。”

他引领黛穿过吧台旁一道隐蔽的帘子,后面是一条狭窄的走廊和一架陡峭的楼梯。“楼上左手第一个房间,”老者低语,脸上依旧挂着那副温和的面具,“那里有你们需要的东西。记住,你们从未见过我。”

黛心中疑窦未消,但此刻已无退路。她返回外面,搀扶着几乎虚脱的徐文祖,再次走进咖啡馆,迅速登上楼梯。

房间比想象中宽敞,陈设简单但整洁,甚至还有一个带简易医疗用品的小急救箱。桌上放着一套干净的男士衣物,尺码竟与徐文祖相仿。最引人注目的是,桌上还放着一本厚厚的、封面没有任何标识的德文书,书脊处夹着一根真正的、灰褐色的鸟类羽毛。

徐文祖在看到那本书时,呼吸骤然急促起来,他挣脱黛的搀扶,踉跄着扑到桌前,颤抖着拿起那本书。

“是它…就是它…”他翻到某一页,指着页眉处一个极淡的、钢笔勾勒的音叉标记,“霍夫曼…他果然…这是声波武器的…部分原理图和…反制频率的完整推导!”

黛看着那根真实的“云雀的羽毛”,又看看激动得难以自持的徐文祖,忽然明白了霍夫曼的用意。这根羽毛,不仅是信物,更是一种象征——云雀,这种歌声清亮、向往自由的鸟儿,即使身陷牢笼,也渴望冲破樊篱,飞向苍穹。霍夫曼,这个身处敌对阵营却心怀良知(或另有图谋)的德国工程师,或许正是以这种方式,表达着他的某种立场,或是进行着一次危险的赌博。

《诗经》有云:“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在这片充满背叛与阴谋的黑暗森林里,来自意想不到方向的微弱鸣叫,或许正是绝境中唯一的救赎之音。

窗外,租界的夜依旧深沉,追捕者的脚步声或许就在不远处。但在这间小小的安全屋内,伴随着一本至关重要的技术手册和一根轻盈的羽毛,一丝微弱的希望,终于穿透了重重阴霾,悄然降临。然而,黛清楚,这仅仅是喘息之机。如何使用霍夫曼留下的“礼物”,如何带着重伤的徐文祖和这份珍贵的情报突破天罗地网,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她走到窗边,撩开窗帘一角,凝视着楼下看似平静的街道,眼神重新变得冰冷而锐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