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心脏猛地一跳。用74除以55,余数是……19!用03除以55,余数就是03!那么,第一个坐标就是:第十九出,《牝贼》,第三个字!
她颤抖着翻到第十九出《牝贼》,找到第三个字——“鸩”!
一种冰冷而炽热的战栗窜遍全身。她继续计算,“10”除以55余10,“00”除以55……余数视为0还是55?她尝试0,指向第零出?不存在。那么视为55,指向第五十五出,《圆驾》!第五十五个字——“翎”!
“鸩”与“翎”?何意?鸩,毒鸟,其羽浸酒可成毒酒。翎,鸟羽。都与“鸟”有关!是了!“信鸽”!他在确认自己的身份!这只是验证信息。真正的信息,需要完整的“7403.1000”全部转换!
她继续疯狂计算,将“”每两位一组,分别除以55取余数,得到一系列坐标: (19,3), (10,55), (10,0无效,取55,55) … 一系列复杂的定位后,她拼凑出了几个看似不连贯的字:“鸩”、“翎”、“磺”、“甬”、“金”、“戈”。
这些字如同散落的密码碎片。她调动全部知识储备,尝试组合、联想。“鸩翎”——毒鸟之羽,是否指代某种危险的信息或物品?“磺”——可能与硫磺有关,亦或指代某种矿物?“甬”——地名,宁波简称,亦或指通道?“金戈”——武器,战争。
结合徐文祖最后传递出的关于钨砂(战略矿物)的情报,以及当前战争背景下各类紧缺物资的流向……一个模糊的图景开始浮现。她将这些字重新排列组合,尝试各种可能:“甬”、“鸩”、“磺”……“宁波”、“毒药”、“硫磺”?
不,不对。“磺”在某些语境下,也指代“磺胺”——一种珍贵的消炎药!盘尼西林尚未普及的年代,磺胺是前线救命的战略药品!“鸩”未必指毒,可能指代“珍贵”、“稀有”且“危险”的属性。“甬”作为通道,“金戈”代表军火。
一个完整的、令人震惊的利益链条逐渐清晰:通过某种特定渠道(甬),进行珍贵药品(鸩\/磺) 与战略矿产(如钨砂,隐含在初始密钥中) 乃至军火(金戈) 的交易!这是一条隐藏在正常贸易之下,为某些势力(很可能是日本军方或其代理人)输送血液的黑色动脉!徐文祖在失踪前,正在调查这条链条,而他被囚禁,正是因为触及了这个核心秘密!那本《牡丹亭》,是他用生命为代价,传递出的最后警告——敌人的目的,不仅仅是捕获一个间谍,更是要保护这条至关重要的“利益链条”!
真相大白的瞬间,黛感到的不是喜悦,而是沉甸甸的寒意。徐文祖用如此隐晦的方式,不仅指明了调查方向,更揭示了敌人真正的命脉所在。这份情报的价值,远超个人的生死。它像一束强光,骤然照亮了之前诸多零散线索背后的巨大阴影。
她必须立刻将这份破译的情报传递出去。但“夜莺”线路风险未知,老掌柜处也可能被监视。她想到了一个备用的、极其隐秘的传递方式——通过一家位于公共租界、表面经营南洋侨汇、实则与海外情报组织有松散联系的药房。药品,正好与刚刚破译的“磺”字隐隐契合。
她小心翼翼地将破译出的关键字、推导出的利益链条分析,用密写药水记录在一张仿制的药品说明书背后。选择的“药品”,正是一种当时常见的磺胺类药物。
拂晓已过,天色大亮。黛走出安全屋,融入上海街头熙攘的人流。手中的“药品说明书”轻若无物,却承载着揭示一条肮脏利益链条、可能扭转局部情报战局的重任。她回头望了一眼虹口的方向,目光穿透城市的喧嚣,仿佛看到了那栋小楼里,仍在用沉默与智慧进行不屈斗争的“信鸽”。
《牡丹亭》的密语已被破解,但围绕这条“药品、钨砂与情报”利益链条的殊死斗争,才刚刚拉开序幕。她不再仅仅是营救者,更成为了斩向敌人经济命脉的执剑人。下一步,是如何利用这条情报,撬动整个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