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沪上奕 > 第109章 密码疑云:《牡丹亭》的密语

第109章 密码疑云:《牡丹亭》的密语(2 / 2)

她不再犹豫,冲到目标房门前。门是锁着的,一种坚固的现代弹子锁。强攻不可行。她俯身,从发髻中取下一根特制的、带有微型光学镜片的探针,小心翼翼地从门缝下端伸入,调整角度,窥视内部。

房间不大,陈设简单。一张床,一张桌子,一个身影背对着门,坐在桌旁,伏案书写着什么。那微佝偻的背影,那件熟悉的、洗得发白的灰色中山装……是徐文祖!他还活着!一股巨大的、几乎让她眩晕的狂喜冲击着她。

然而,下一秒,她的血液几乎凝固。

桌面上,除了纸张,还赫然放着一本线装书——蓝色封面上,《牡丹亭》三个字清晰可见!而在书本旁边,是一杯冒着热气的茶,甚至还有一小碟未动用的点心。

这绝不是一个遭受严酷审讯、身处绝望囚牢的囚徒应有的待遇!这场景透着一股精心布置的、不合常理的“安逸”。老掌柜的警告如同惊雷般在耳边炸响:“慎防水下有鳄!”

SoS信号很可能是真的,是徐文祖在有限条件下发出的求生呼喊。但这整个“囚禁”环境,极可能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展示橱窗”。敌人给了他发出信号的可能,甚至提供了某些“便利”(比如这本书),目的就是等待营救者上钩,顺藤摸瓜。徐文祖本人,或许并未完全意识到自己已成了诱饵的一部分,或许他意识到了,却别无选择,只能将计就计。眼前的《牡丹亭》,是巧合,还是……某种他试图在敌人监视下传递的、更隐晦的信息?

就在这时,楼下传来一声尖锐的哨响,紧接着是更加嘈杂、并开始变得有序的脚步声和呼喝。鸽群引发的初始混乱正在被有效控制,并且,他们很可能已经发现了失踪的技术员!

没有时间了!

黛最后看了一眼那个伏案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痛楚与决绝。直接接触已不可能,那等于自投罗网。她必须立刻离开,但徐文祖努力传递出的、关于《牡丹亭》的线索,绝不能就此湮没。

她迅速退回到那个昏迷技术员的房间,从他实验服口袋中摸出一支笔,在自己随身携带的一张最小额的法币纸币边缘,用极细的笔迹写下了一个看似无关的地址编码和一句暗语:“《牡丹亭》阅毕,盼论‘惊梦’。” 这是向组织示警,并指明“牡丹亭”为关键线索。她将纸币揉成一团,塞进技术员的手心紧紧握住——当此人被发现时,这张纸币会成为一个干扰调查方向的烟幕弹。

完成这一切,她毫不留恋地沿原路疾退。撤离过程比潜入时更为惊险,几乎与一支闻讯赶来搜查后院的巡逻队擦肩而过。当她最终翻越围墙,重新融入虹口区纵横交错的里弄,将身后的喧嚣与危险暂时甩开时,冷汗已经浸透了内里的衣衫。

雨已停歇,东方天际泛起惨淡的灰白。她靠在一条无名小巷潮湿的墙壁上,剧烈的心跳久久难以平复。行动失败了,她未能救出徐文祖。但行动又似乎成功了,她确认了他还活着,并带回了至关重要的、指向《牡丹亭》的密码疑云。

那本突然出现的、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古典戏曲,绝非无意之举。它是徐文祖在敌人严密的监控下,用他档案管理员特有的、对细节的敏感和编码的智慧,布下的又一个谜题。他就像《牡丹亭》中的杜丽娘,身处幽闭的“后花园”,试图通过一曲“惊梦”,向墙外传递魂牵梦萦的信息。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汤显祖的箴言在她心中回响。这“情”,于杜丽娘是爱情,于徐文祖,是对家国的忠贞,是对使命的坚守。而破解这出“牡丹亭”密语,找到那只可能存在的、隐藏在戏曲文字之下的“青鸟”,已成为拯救“信鸽”、乃至破局的关键。

她抬起沾着泥污的脸,望向那栋在晨曦中显露轮廓的小楼,目光锐利如初磨之刃。第一回合的较量,她触动了陷阱,却也窥见了陷阱深处的微光。下一回合,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