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好听大汉国是大明疆域的一部分,但难听一点就是,只要朱高煦想,大明与大汉国就会直接崩裂。
爷孙两人看着疆域图,却是心思各异。
而在这时,锦衣卫匆匆走入。
“参见皇上,参见太孙殿下。”
“什么事?”
朱棣看着锦衣卫,神情肃然,他很清楚,能够让锦衣卫直接来找他,不会是小事。
锦衣卫低头肃声道:“禀皇上,哈密都司传来消息,瓦剌余孽如今做大,那脱欢之子也先,已经攻占东察合台汗国,并且巴林等部落,已经暗中投向瓦剌余孽。
如今瓦剌余孽首领也先,正式立国蒙古,名蒙古帝国。
随后蒙古帝国攻白帐,白帐多部投降,部分向西北的金帐汗国逃窜。
也先紧随出兵,金帐汗国不敌,大部再度北逃,进入莫斯科公国之地,强行占据莫斯科公国、基辅公国、明斯克公国。
也先没有再行追击,而是整编内部。
现打探到的消息,也先的蒙古帝国有马、步军二十余万,其中骑兵十二万,且拥有火器。
经过锦衣卫付出一个指挥佥事、一个镇抚司、五个千户的伤亡代价,得知蒙古帝国火器为当初脱欢远征劫掠泰西之地诸国而得到的火器技术。
现在蒙古帝国的火炮射程已经达到两千米,火枪射程百余米,所用火枪为火绳枪。
如今蒙古帝国有火炮两百余门,火枪上万余支。
更为重要的是,蒙古帝国境内,被也先发现了三处铁矿,其中一处铁矿规模较大。
不过蒙古帝国锻造技术依旧落后,钢铁产出量低,且匠人数量并不多,火炮与火枪的打造极为缓慢。”
朱棣与朱瞻基听着这些消息,眼中满是惊骇,一时都有些呆愣住了。
尤其是朱棣,此刻朱棣心中只想说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要知道他可是已经将瓦剌都几乎消灭了!只不过跑出去一些瓦剌余孽罢了,然后他还又针对过瓦剌余孽一次,还杀了瓦剌余孽首领脱欢。
结果现在告诉他,又冒出一个也先,并且还建国蒙古,搞出来了一个蒙古帝国,朱棣是真的无法接受。
什么白帐与金帐汗国的人一起外逃抢占了莫斯科公国、基辅公国、明斯克公国这些消息,朱棣没有一点心情去关注。
他现在满心怀疑,也先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而且居然发展壮大到了现在,他才收到这些消息,更是让也先有了火器。
二十余万大军,十二万骑兵,两百余门射程两千米的火炮,上万支射程百米的火绳枪,还又发现了铁矿,从泰西之地得到了火器技术。
这些消息,让朱棣只感到一股子梦幻。
瓦剌余孽的这个崛起速度,都已经可以和朱高煦在外面弄出来的大汉国,与朱高煦的崛起速度可以相比了吧?
朱棣到底是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经历了太多,尽管这些让他很是不可思议,但也很快镇定下来。
凭借着敏锐的直觉,朱棣敢笃定,这个也先的蒙古帝国,绝对不可能像朱高煦的大汉国那样。
全靠着不断攻占他国,得到人口和地方,快速补充进来的大军,也先虽然如今能够控制,但他清楚,这个蒙古帝国内部,绝对混乱。
瓦剌余孽就那么些,如今这么多人,那就说明,瓦剌余孽在这里面,人反而是劣势的。
但也就是也先,如今可以压住那些人,才显得这个蒙古帝国强大罢了。
可只要蒙古帝国遭受大败,只要也先一死,那这个蒙古帝国,又会在顷刻之间瓦解,烟消云散。
尽管是这样,但朱棣依旧对这个也先感到心惊。
马哈木的孙子,脱欢的儿子,居然是这么一个枭雄,他可真是意外。
再看看如今还有些震撼的朱瞻基,朱棣忽然觉得,他这个大孙,好像有些不太行了。
这真是人比人,差距太大了。
朱高煦好歹比朱瞻基大一辈,他不说什么了,但也先可是和朱瞻基一辈的,年纪相仿。
如果将朱瞻基换到也先那个位置,朱棣还真不敢说朱瞻基能够做到像也先那样。
“大孙,如今瓦剌余孽崛起,还建立了蒙古帝国,你说我们该怎么做?”
朱棣的话,让朱瞻基瞬间回过神来。
刚才他还一直沉浸在震撼之中,他是真没有想到,一个瓦剌余孽,居然还能够再次兴盛,还搞出了一个更为强盛的帝国。
东、西、南方向有着朱高煦的大汉国,现在又冒出一个西北方向,甚至正在沿北扩张的蒙古帝国,朱瞻基有那么一瞬间,只感觉天塌了。
十二万骑兵,还有着火器的蒙古帝国,这份威慑力,已经不比朱高煦的大汉国来得差了。
想想也先是跟他同一辈的啊,朱瞻基就很是受不了。
也先都已经是帝国的掌控者了,打造出了一个帝国,而他呢?他又做了些什么?
其实他也在纠结,要不要出兵,可他真的很是犹豫。
按道理,大明理应出兵,毕竟出现了这么一个比当初鞑靼与瓦剌都还要大的威胁。
可大明若是出兵,必定又是集中精锐,几十万大军出征的那种,耗费国力就算了,一旦开战,大明这次必然也会损失惨重。
即便是将也先镇压,可大明也会元气大伤,到时面对朱高煦的大汉国,他又该怎么办?
本就有一些实力差距,他还认为大明可以和大汉国一战,但只要出兵也先,那就连和朱高煦一战的资格都没有了。
听着朱棣的问话,朱瞻基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应答,他都不知道自己是应该出兵,还是以防守为主。
其实当纠结出现之时,朱瞻基内心深处,就已经有了选择,那就是以防御为主。
毕竟在他潜意识内,蒙古帝国的火器依旧不如大明,但盛在骑兵之利,主动出击对大明极为不利。
可他又清楚,若是他不同意,恐怕会让朱棣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