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蓝布短打的茶馆伙计,正端着铜壶给邻桌的客人添茶,听到声响后脚步一顿,滚烫的热水溅出几滴在桌面上,冒着热气,他却顾不上擦拭,只是张着嘴,呆呆地望着这个刚才还沉静如水、此刻却状若疯狂的年轻人;
甚至连邻桌一个正在喂孩子喝粥的妇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勺子,用绣着碎花的帕子擦了擦孩子的嘴,小声对身边的丈夫嘀咕:“当家的,你看这小伙子咋了?咋突然这么激动?莫不是中了邪?”她丈夫也是一脸茫然,摇了摇头,继续低头喝着碗里的粥。
可罗恩此刻哪里还顾得上旁人的目光?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追上那位高人!他几乎是踉跄着冲到茶馆门口,脚步慌乱,险些被门槛绊倒,踉跄了两步才稳住身形,裤脚都被蹭上了灰尘。紧接着,他像一阵风般冲到街边,脚步急促地在人流中四处张望,目光像探照灯一样,焦急地扫过每一个行人的身影,生怕错过那道清瘦的青衫:
左边,是一个推着独轮车的汉子,车上装满了新鲜的蔬菜,碧绿的菜叶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他一边走一边吆喝着“新鲜的青菜哟,刚从地里摘的!”;
右边,是一个提着食盒的丫鬟,食盒上印着“福记酒楼”的朱红字样,正快步走向街角的马车,马车旁的小厮正恭敬地候着;
前方,是几个嬉笑打闹的孩童,手里拿着五颜六色的糖画,正追着一只斑斓的蝴蝶跑,笑声清脆如银铃;
身后,是茶馆伙计焦急的询问:“公子!公子您没事吧?您的茶还没喝完呢!还有您的茶盏,摔得有些裂了……”
可无论他怎么找,怎么睁大眼睛在人流中穿梭,怎么伸长脖子张望,都再也看不到那道清瘦的青衫背影,看不到那个气息平和得像巷口老槐树的高人,看不到那个能一语点醒他的神秘前辈。
街上的人流依旧熙熙攘攘,叫卖声、谈笑声、马蹄声、铜铃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热闹非凡的市井图景,充满了人间烟火气。阳光透过街边老槐树的枝叶,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斑,像撒了一地碎金;微风拂过,带着槐花的清甜香气和茶馆飘来的浓郁茶香,沁人心脾。可在罗恩眼中,这一切都变得模糊起来,像是蒙了一层厚厚的薄雾——他听不到小贩的吆喝,看不到孩童的嬉闹,甚至感觉不到微风的吹拂,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他急促的呼吸声,和胸腔里剧烈跳动的心脏,每一次跳动都带着深深的遗憾。
他站在街边,胸口剧烈起伏着,像一头刚跑完百里路程的奔马,呼吸急促得几乎要喘不过气,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顺着鬓角滑落,滴落在衣襟上,洇开一小片深色的水渍。他的心中,早已掀起了惊涛骇浪,无数情绪像翻涌的潮水,交织、碰撞、翻滚,难以平息:
那是难以言喻的激动!困扰他半个多月的修行难题,像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在他心头,让他寝食难安,却被高人一句低语轻易点破,这份拨云见日的畅快,让他恨不得对着天空放声长啸,将心中的压抑彻底释放!
那是深入骨髓的震撼!仅仅十个字,便蕴含着如此深奥、如此精准的修行至理,字字珠玑,直指核心,没有数十年的修行感悟,绝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能有如此见识的人,修为境界该是何等高深?怕是比自己那位德高望重的师父,都要胜上一筹,甚至可能是隐于世间的得道高人!
那是刻骨铭心的感激!若不是高人的点拨,他或许还会在迷茫中徘徊许久,甚至可能因一次次的挫败而放弃修行,放弃自己坚守多年的梦想。这份再造之恩,他无以为报,只能将其深深铭记于心,时刻感念。
那更是挥之不去的好奇!那位高人是谁?是隐于市井、大隐隐于市的得道隐士,还是云游四方、看破红尘的修行高人?他为何会出现在这小小的茶馆?又为何能一眼看穿自己的困境,恰到好处地给出点拨?是偶然路过,还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安排?
这些情绪在他心中交织、发酵,像一锅沸腾的开水,久久无法平静。他下意识地伸出手,摸了摸刚才被茶水烫伤的手背——那里的刺痛早已消失,只剩下一片淡淡的温热,像高人留下的余韵,也像他此刻的心境,炽热而充满力量。
他将那句“炁聚丹田,神返心源,何须外求”死死牢记在心,如同用刻刀镌刻在灵魂深处,反复在口中咀嚼、品味,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无穷的深意。每一次回味,都能感受到新的感悟:“炁聚丹田”是要日日涵养,像园丁精心浇灌幼苗,耐心等待其成长;“神返心源”是要摒弃杂念,像匠人细细打磨璞玉,去除杂质,显露本真;“何须外求”是要回归自身,像旅人在迷雾中寻回本心,不再被外界的喧嚣所扰。原本堵塞的修行前路,此刻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脉,豁然开朗。他甚至能清晰地感觉到,体内原本紊乱虚浮的炁,似乎都变得温顺起来,丹田深处隐隐传来一股温热的气息,像初春的暖阳,缓缓滋养着四肢百骸,那是炁在回应他的顿悟,在重新汇聚力量,在为他接下来的修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一个强烈的疑问如同藤蔓般缠绕在他心头,越缠越紧,挥之不去:那人是谁?他真的只是偶然路过吗?若有朝一日能再见到他,一定要好好请教一番,弥补今日的遗憾!
罗恩站在街边,望着人来人往的街道,望着高人消失的方向,心中充满了迫切与遗憾。他多么希望能再见到那位高人,哪怕只是说一句“多谢”,哪怕只是多听一句教诲,哪怕只是远远看一眼他的模样,看清他是鹤发童颜还是面容清癯。可他知道,像这样的高人,往往来无影去无踪,如闲云野鹤,随性而至,随性而去,从不留恋凡尘俗世的羁绊。今日能得他一语点拨,已是天大的机缘,是自己几世修来的福分,怎能再奢求更多?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激荡的心情,对着高人消失的方向,郑重地躬身行了一礼——弯腰时,腰间悬挂的玉佩轻轻晃动,发出细微的“叮咚”声响;衣角被微风拂起,像一面小小的旗帜,在阳光下轻轻飘扬。他的动作缓慢而虔诚,腰背弯成标准的九十度,久久没有直起,仿佛要将心中所有的感激与敬佩,都融入这一礼之中。这一礼,是感谢,感谢高人的点化之恩,让他走出迷茫;是敬佩,敬佩高人的高深修为与超然风骨;也是对这份机缘的珍视,对修行之路的重新期许。
“高人之恩,罗恩铭记于心,此生不敢或忘!”他在心中默念着,眼中闪过一丝前所未有的坚定,仿佛有一束光从他眼底亮起。虽然错失了与高人相见、当面致谢的机会,但那句点拨,已然为他指明了修行的方向,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他前行的路,驱散了所有的迷雾与困惑。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的修行之路,将彻底不同;他的心境,也将迎来全新的蜕变。
他缓缓直起身,转身走回茶馆。此刻,茶馆内的客人已经收回了目光,重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弈的老者继续落子,棋子落在棋盘上发出“啪”的轻响;读书的书生低头翻书,手指轻轻划过书页;伙计忙着收拾被碰倒的木椅,用布巾擦拭着桌面上的水渍;喂孩子的妇人依旧温柔地给孩子喂着粥,偶尔轻声哄两句。仿佛刚才的失态从未发生过,仿佛那位青衫高人从未出现过。可罗恩知道,自己已经不再是刚才那个迷茫困惑、焦虑不安的年轻人了——他的眼中多了一份清明,像洗去尘埃的琉璃,澄澈而明亮;心中多了一份坚定,像扎根岩石的青松,坚韧而挺拔;而那句来自高人的低语,将成为他修行路上最珍贵的指引,像一颗璀璨的星辰,永远照亮他前行的方向,陪伴他在“炁体源流”的道路上,一步步坚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