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厨易社(2 / 2)

张云雷笑着接话:“我可能更像四川人。”

聊起吃火锅的频率,张云雷说:“没有固定多久吃一次,想吃就吃,有时候不知道吃什么,就选火锅。”

他怀念道:“以前我跟郭麒麟总一起吃火锅,他也爱吃,现在我俩各忙各的,就很少聚着吃了。”

张云雷偏爱火锅的热闹:“火锅特别适合聚会,有锅气显得红火,炒菜凉了气氛就淡了,火锅能吃到半夜都行。

冬天在院里下雪天吃铜锅涮肉,那才叫爽呢。”

餐桌上的照片引起了主持人的注意,张云雷介绍:“这是我在家吃火锅,应该是大年三十,实在不知道吃什么就吃火锅了。

这个是我第一次以歌手身份参加音乐节,唱完下台后,我就告诉自己,张云雷,你要好好唱歌,不能玩儿票,得对得起自己。”

主持人赞叹:“从相声跨界唱歌,跨度挺大的,好多人觉得相声演员唱歌会带传统味儿,但你唱歌吐字特别清楚,听着很舒服。”

张云雷点头:“唱传统的东西对吐字要求高,拿张纸唱都不能让纸湿,这骗不了人。

喊嗓子也一样,不喊嗓子,高腔高音都得躲着,喊完上台感觉就不一样。”

谈及录制《探清水河》,

他说:“发完《毓贞》后,我没想过要录《探清水河》,之前网上都是现场演出的版本。

后来觉得,录了那么多歌,为什么不自己做一版《探清水河》呢?

就找了刘卓老师,我说这首歌意义不一样,一定要免费发。”

张云雷被问到是否想一直专注唱歌,他坚定地说:“相声和唱歌都要兼顾,左手右手的关系。

不用刻意切换,唱歌时就好好唱歌,穿大褂说相声时就好好说相声,大褂一穿,感觉就来了。

而且说相声是叙述故事,我唱歌也喜欢唱故事,好多人翻唱《探清水河》,但我唱的是自己的故事。”

主持人提到《误以为你以为》,感慨道:“这首歌让人觉得你不肯认输。”

张云雷眼神坚定:“我不认输,路是自己走的,不能怪命。

人家努力了就有收获,自己不努力,怎么能怪命不好?

人总得经历一些东西,我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

这份成熟,他认为和年龄、南京的经历都有关系:“那次之后,好多人说我脱胎换骨,重新学走路。

以前遇到事儿可能会爆发,现在会照顾每个人的心情,怕他们不开心。”

他分享曾经的敏感:“有一次采访,主持人面无表情,我就琢磨他是不是不喜欢我,是不是我哪里得罪他了。还总把别人的话无限放大,折磨自己,那段时间特别爱说对不起,身边人都问我‘你又怎么了’,其实我没做错什么,就是怕别人生气。后来大家告诉我,不要总说对不起,这样反而不值钱了。”

聊到即将到来的人生首场大型演唱会,张云雷坦言:“不会紧张了,有音乐节的经历打底,现在更多的是兴奋。”

他笑着回忆:“一开始觉得唱歌简单,唱戏都能会,唱歌只要不走调就行。

但进了录音棚才知道,录音棚会放大所有缺点,当时录完我都觉得自己‘啥也不是’。”

说着,他即兴哼起了《悠悠岁月》《青青河边草》等老歌,旋律熟悉,歌词记得真切,被主持人笑称为“中华小曲库”。

主持人满心期待:“到时候去看你的演唱会,一定带荧光棒、大麦,再给你带火锅!”

张云雷笑着应允:“南京见!”话音刚落。

他随口哼起了熟悉的调子:“桃叶尖上尖,柳叶儿遮满了天,在其位这个明阿公,细听我来言呐,此事哎,出在了京西蓝靛厂啊,蓝靛厂火器营有一个宋老三。”

天色渐晚,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民宿里弥漫着火锅的热气,雾气腾腾,仿佛给整个空间蒙上了一层薄纱。火锅里的食材在翻滚着,散发出诱人的香气,与婉转的歌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氛围。

在这充满烟火气的环境中,人们的初心也被唤醒,彼此之间的交流变得格外真挚和动人。

吃完火锅后,张云雷与导演、主持人等一一告别,然后转身朝着门外走去。

“好了,您就不用送了,您留步吧。”张云雷微笑着对主持人说道。

他们已经走到了民宿院子的门口,一辆保姆车静静地停在路边,等待着张云雷的到来。

“好的,那您路上注意安全,到了记得给我发个信息哦。”主持人关心地嘱咐道。

“好的,您也快进去吧,收拾收拾就可以下班啦。”张云雷回应道。

主持人转身走进院子里,张云雷则站在原地,环顾了一下四周。他的目光扫过院子里的花草树木,最后落在了那辆大G车上,他很好奇今天怎么没开保姆车来,好在助理有先打招呼。

由于私生粉的存在,他不得不格外谨慎,确保自己的安全。

今天来接张云雷的是果嘉,她想要给张云雷一个惊喜。

为了避免张云雷产生怀疑,果嘉精心策划了这一切。她特意嘱咐助理,像往常一样给张云雷发消息,告知他来接他的人是助理。这样一来,张云雷就不会对今天的接车人有任何异样的感觉。

当张云雷到达指定地点后,他像往常一样径直走向车后座,准备拉开车门。然而,车门却紧紧关闭着,仿佛在跟他开玩笑。由于天色已晚,车窗上的膜又是黑色的,他根本无法看清车内的情况。

“好家伙!”

张云雷嘟囔了一句,然后走到副驾驶位置,轻轻地敲了敲车窗。

车窗缓缓降下,他毫不犹豫地拉开车门。

就在车门打开的瞬间,张云雷的目光与副驾驶座上的人交汇,他的话语突然被噎在了喉咙里。

果嘉正坐在驾驶位上,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仿佛一朵盛开的鲜花。

她热情地向张云雷打招呼:“嗨喽呀,磊磊,想不想我呀?刚刚是不是想骂我呀?”

果嘉的调侃让张云雷有些措手不及,他脸上的惊讶还未完全褪去,嘴角却先不受控制地扬了起来。

那笑容中既带着被捉弄后的无奈,又藏着难以掩饰的欢喜:

“你这丫头,净搞这些突然袭击!我刚还琢磨呢,今儿助理怎么这么磨蹭,拉个车门都不给开。”

他弯腰坐进副驾,鼻尖立刻萦绕着熟悉的栀子花香——那是果嘉常用的车载香薰。

“骂你?我哪敢啊。”他侧头看着她笑眼弯弯的模样,语气软下来,“倒是真没想到是你,怎么突然过来了?”

果嘉发动车子,方向盘轻轻一转,避开了路边的阴影:“知道你今儿采访完没别的安排,特意飞过来给你当司机啊。”

她瞥了眼他泛红的眼角,补充道,“顺便带你去吃点好的,刚听你在采访里念叨火锅没吃够,我查了家藏在巷子里的重庆老火锅,比你今儿吃的还辣。”

张云雷眼睛一亮,刚要说话,肚子却不合时宜地“咕噜”响了一声,引得两人同时笑出声。

“合着你是摸准了我的心思来的?”他揉了揉肚子,想起采访时说的变态辣,忍不住咽了口唾沫,“不过先说好了,太辣我可不给你当司机送回来。”

“放心,我酒量比你好,吃完我开。”

果嘉踩下油门,车子平稳地驶入夜色,路边的路灯在车窗上划出一道道暖黄的光带。

她从储物格里掏出一个小罐子递过去,“给你带的,你爱吃的那家老字号茉莉花茶膏,采访时听你说爱喝花茶,想着你路上能润润嗓子。”

张云雷接过罐子,指尖触到微凉的瓷面,心里暖烘烘的。

他拧开盖子,一股清甜的花香扑面而来,和采访时喝的茉莉花茶比起来,多了几分醇厚。

“还是你想得周到。”

他含了一小块在嘴里,甜味慢慢化开,看向果嘉的眼神愈发柔和。

“那火锅可得选鸳鸯锅,我怕你扛不住那辣度,到时候哭鼻子又得我哄。”

果嘉笑着反驳:“谁要你哄啊,我吃辣可不比你差。”

车子穿过热闹的夜市,火锅的香气隔着车窗都能飘进来,她侧头看他,眼底映着漫天灯火。

“对了,刚在民宿外面,我可听见你哼《探清水河》了,唱得比录音棚里还带劲儿,是不是想起什么开心事儿了?”

张云雷含着茶膏,嘴角的笑意更深了:“想起以前跟师兄弟们一起排戏的日子,也想起……上次跟你去蓝靛厂旧址,你非要我唱给你听,结果被蚊子咬了一腿包。”

“那能怪我吗?”果嘉不服气地辩解,“谁让你唱得那么入迷,我提醒你有蚊子,你还说‘别打断我,这是意境’。”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拌着嘴,车子在夜色中越开越远,火锅的香气越来越浓,车厢里的笑声和清甜的茶香缠在一起,漫过了窗外的夜色,也漫进了彼此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张云雷看着身边笑得眉眼弯弯的人,忽然觉得,这样突如其来的惊喜,这样热热闹闹的夜晚,比任何刻意安排的相聚都更让人安心。

他悄悄握紧了手里的茶膏罐,心里默念:这样的时光,能多来几次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