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1 / 2)

7

张建国搬了张桌子坐在院里。小芳盯着他的裤兜,吮着手指流口水,琢磨哥哥兜里还有什么好吃的。

行,之前的事一笔勾销!张建国起身。陈雪和赵小雨兴奋地把缝纫机从车上搬下来。

建国啊,我是看着你长大的,现在怎么变成这样。周大海摆出痛心疾首的样子,在院里住着,总得和邻居和睦相处……

周大海仿佛完全忘记了之前的冲突。

陈志远瞥了一眼像大老鼠般冒出来的孙德海,转头对王建国说道:“老王,咱们都是 ** 湖了,就别在这儿装模作样了。”

这句后世的俏皮话让王建国和张大柱都愣住了。他们没听懂话里的意思,只觉得莫名其妙。

陈志远看着 ** 的两人,摇摇头提高声音道:“小芳,赶紧烙饼吧,再耽搁晚上就没得吃了。缝纫机等会儿再弄。”

此时,锅里炖着的猪头肉香气愈发浓郁。这个年代的猪都得养上一年多才出栏,肉香远非后世三个月速成的猪能比。

更何况陈志远用的卤料配方,是后世经过无数次改良的精品。

“哥哥,肉肉好香呀,小琳都要流口水啦!”小琳眨着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眼巴巴地望着陈志远。

“老孙,他刚才那话啥意思?”张大柱忍不住问孙德海。王建国也投来疑惑的目光。

“意思是你们都是老师傅了,就别互相显摆手艺了。”孙德海撇撇嘴道,“啧啧,这话说得够俏皮,没点文化还真听不懂。”

这时,李小芳端着一盆面走出来,周小雨拎着水壶跟在一旁,帮忙把面烫熟。

一股诱人的面香顿时在院子里飘散开来。

“哎哟,这面粉也太白太细了吧!”王建国看得直咽口水。张大柱和孙德海也是一脸馋相。

刚熬过三年困难时期,平时连粗粮都紧巴巴的,哪见过这么精细的白面?

“肯定是南方带回来的好东西!”张大柱笃定地说道。

“那能有多少?咋不掺点玉米面……”孙德海小声嘀咕着,手里还攥着他的大茶缸。

陈志远把钱收好,把座钟擦干净搬进堂屋,摆在供桌上。

等他再出来时,王建国三人还站在院里的老槐树下没走。槐树下的张老太正坐在小板凳上,直勾勾地盯着这边。

李小芳和周小雨在煤炉前忙着烙饼。小琳手里攥着两颗山楂,时不时凑到鼻子前闻一闻。

每闻一下,就忍不住吸溜一口口水。

陈志远搬出个大木盆,把卤好的肉全都盛了进去,接着把木盆放在院子里的矮桌上。

这一摆出来,肉香更是扑鼻。王建国三人的眼睛都快粘在肉盆上了。

“他哪来这么多肉票?”张大柱皱眉道,“该不会是走歪门邪道弄来的吧……”

“得了吧老张,”孙德海算得门儿清,“他今天上午才回来,上哪儿投机倒把去?厂里不是刚发了肉票……”

“对哦,十斤肉票能买整个猪头。”张大柱恍然大悟,“照他这么个吃法,再多票也不够造啊!”

要知道,一斤肉票能买三斤猪头肉呢!

后院里突然响起一阵刺耳的哭嚎声,那声音尖锐得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

我要吃红烧肉!现在就要!孩童的尖叫穿透了整个院子。

正在揉面的周晓梅撇了撇嘴:又是老赵家那个熊孩子。她手里的擀面杖转得飞快。

哥哥我想吃肉肉~小雨捧着圆嘟嘟的小脸撒娇。

来,这块猪耳朵给你。张明远切了块肥嫩的耳尖放进小雨手心,顺手把骨头扔进角落的旧碗里。

小雨踮着脚尖把肉举到周晓芳面前:姐姐你也吃!还有晓梅姐姐!小姑娘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我们家今天有好多肉呢!

看着两个姑娘各咬了一小口,站在门外的王守财不自觉地咽了咽口水,干瘪的腮帮子跟着动了动。

志国啊,去给我弄点肥肉来。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懂得孝敬老人了。隔壁屋的吴老太也在不停地咽口水。

我去找他买些,这么多肉他们也吃不完,放坏了多可惜。张志国信心满满地说。换作别人他早就让人直接送过来了,可对张明远这号人,他知道来硬的根本没用。

——————

同一时间,赵家屋里闹得鸡飞狗跳。

奶奶我要吃猪头肉!赵小虎拽着奶奶的裤腰不撒手,松紧带的裤子眼看就要被扯下来。

等你爸回来再说,快松手!赵老太狼狈地提着裤腰带,钱淑芬你死哪儿去了?

厨房里的钱淑芬慌忙跑出来,手上还沾着玉米面:妈,我在和面呢......

没看见你儿子闹着要吃肉?快去隔壁要!赵老太脸上的横肉直颤,瞧把孩子饿得都瘦了!

其实谁都知道,以前要来的吃食大半都进了赵老太那张馋嘴。

赶紧做饭去。刚进门的赵建国脸色铁青,那小子能给你肉才怪。

放屁!他搬走我家电视机的时候怎么不说?赵老太扯着嗓子嚎得像杀猪,乖孙拿上大碗,跟奶奶走!

贾老太一副雄赳赳气昂昂的架势。

我正长身体呢,就该多吃肉。贾小虎眯着三角眼,脸上的肥肉一颤一颤,卷曲的头发看着就让人来气!

望着祖孙俩趾高气扬地出门,秦月娥愣在原地。

屋里两个小姑娘也悄悄溜了出去。

贾建国和秦月娥心疼得直抽气,自家的自行车和缝纫机都成了别人的,在他们心里那自行车本该是自家的。

李明切了些猪脸肉拌上葱花,用烙饼卷好。

小芳这是你的,小雨这是你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