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2 / 2)

苏凌自然不会轻易透露代思的名字,这是基本的职业操守。

甄嘉也没有继续追问,转而问道:“《少林足球》你打算什么时候上映?”

苏凌摸着下巴想了想,“暑期档吧……想冲票房,还是得选个热门的档期。”

“会不会有点紧张?后期不是还没完成吗?”

“来得及,《少林足球》的特效镜头不多,我已经让特效公司在加班赶工了。而且暑期档有两个月,我们可以安排在七月底或八月初上映。”

“那好吧。”

甄嘉离开办公室后,苏凌坐了一会儿,也动身前往剪辑室开始忙碌。

转眼间,四月份已进入中旬。

忙碌的日子告一段落,苏凌终于告别了剪辑室。

他回家洗了个澡,整理出一个帅气的发型,准备出门参加《美人鱼》的试镜会。

或者可以说——这是一场新一代“京女郎”的选拔会!

想当年,王京的“京女郎”曾是和张艺谋的“谋女郎”齐名的存在。

可惜后来王京拍的烂片越来越多,审美也逐渐下滑,“京女郎”渐渐成了传说。

当然,“谋女郎”的光环也没能持久。

再过几年,随着一位叫刘皓存的新人出现,“谋女郎”的名声也将一落千丈。

不过这些都和苏凌无关。

今天的试镜会,其实是嘉形借新电影《美人鱼》来提升影响力!

王京很久没有这样的大动作,也非常乐意参与其中。

到了现场,苏凌远远就看到试镜间外坐着一排年轻女孩。

她们看到苏凌从车上下来,引起了一阵 * 动。

几个胆子大的女孩甚至快步朝他走来,但苏凌没给她们搭话的机会,在安保人员的引导下,径直走进了试镜间旁边的房间。

王京正翘着二郎腿坐在里面,旁边还有男主角邓抄。

虽然嘉形这版《美人鱼》的导演换成了王京,但男主角苏凌并没有更换。他自己不演,就需要找一位有一定知名度、票房号召力,并且有喜剧感的实力派演员。

邓抄这个人,只要不演自己导演的电影,在别人电影里的表现其实都还不错。

虽然很多观众认为他更适合正剧,而不是喜剧,但实事求是地说,他在原版《美人鱼》中演得挺不错。

加上两人之前在《跑男》中有过合作,苏凌就决定找他来演。

见面后,双方照例进行了一番商业互吹。

王京感慨道:“苏总,你的号召力真不错啊。今天来试镜的,清一色都是高校校花,还有不少已经有些名气的当红小花……”

“哈哈……王导过奖了,你是导演,这些人摆明了是冲着你来的。”苏凌谦虚地回应。

王京摆摆手:“我这个人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以前也搞过不少试镜,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大的场面。”

那年春节档,王京执导的《奥门风云》成为票房冠军,总票房超过亿元。

但大家并没有把这份成绩全算在王京头上。

毕竟明眼人都看得出,这部电影能成功,更多是靠“炒冷饭”和卖情怀。

而嘉形公司出品的三部电影,则完全是凭借过硬的质量和宣传策略打出来的天下,含金量不言而喻。

尤其是在新片《美人鱼》上,观众更看中的是苏凌执笔的剧本,以及嘉形公司的品牌保障,而不是王京的导演命运。

王京这些年的拍片风格早已被观众总结出来——烂片率高达百分之几十。

区别只在于,有些烂片口碑与票房双扑,有些烂片虽然口碑差却能票房大爆。

总体来看,大家之所以对《美人鱼》抱有期待,是相信在苏凌的把控下,王京能发挥出应有的水准!

…………

与王京聊了几句之后,苏凌开始浏览参加试镜的女演员名单。

其中几个被选角导演用红笔特别标注的人选,属于重点观察对象。

这也很正常。

尽管嘉形对外宣称“只选对的、不选贵的”,名气不重要,关键是与角色适配,但现实世界哪来绝对公平?

有些女演员有背景、有人脉,事先通过关系向王京打过招呼,面试时自然会被适当放宽标准。

比如对一般演员要求达到八分,对她们可能六分即可。

这类情况在所难免。

被标记的女演员,要么是有一定演艺经验、小有名气;要么是背后经纪公司或家庭背景不一般。

苏凌此刻关注的就是其中两位代表人物:

一个是李吣,另一个是关小瞳。

选角导演为李吣写的评语是:“自《红楼梦》出道,走青衣路线,主演过多部电视剧,演技稳定。缺点是观众缘偏弱,性价比高。”

这段评价很中肯。

李吣比大蜜蜜小不了几岁。在李绍红版《红楼梦》中,大蜜蜜只演了晴雯这样的小角色,而李吣饰演的却是薛宝钗。

之后李吣的影视资源一直不错,女主角一部接一部。

可惜始终未能大红。

反观大蜜蜜,如今已是顶流,红得发紫。

至于关小瞳,选角导演只简单写了一句:“光鲜传媒塞进来的。”

此时的关小瞳还是光鲜传媒旗下的艺人。

苏凌继续往下看名单,又发现一个熟悉的名字——

李一彤。

苏凌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叩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