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 > 第61章 毛笔字的证据,黄垒的最终确认

第61章 毛笔字的证据,黄垒的最终确认(2 / 2)

他伸出微微发颤的手指,轻轻点了点宣纸上“风吹过稻田”那一行字,指尖触到宣纸微凉的质感,才勉强稳住心神,嘴角勾起一抹略显僵硬却足够真诚的笑:“陆先生,您这笔字,可真是越看越有味道。说起来,我倒想起一个人——十年前,那位红遍大江南北的陆砚辞先生,您知道吗?他就特别喜欢这种写法。您看这字,遒劲里带着洒脱,温润中藏着风骨,和当年独树一帜的‘陆体’,真是有八分相似呢!”

他一边说,一边用眼角的余光紧紧盯着陆砚辞的每一个细微反应——他的眼神、他的手势、他指尖的动作,生怕错过任何一个能印证猜想的细节,心脏在胸腔里悬得高高的,连呼吸都忘了。

陆砚辞正欲再次蘸墨的手,在砚台上方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那停顿极短,短到若是不仔细观察,根本无法察觉,就像风吹过水面时,瞬间泛起的涟漪,转瞬即逝。但黄垒因为全神贯注,恰好捕捉到了这个细节——他看到陆砚辞手中的紫毫笔微微晃动了一下,一滴墨汁从笔尖轻轻滑落,在砚台边沿留下一个小小的、圆润的墨点,像一颗被墨色浸染的珍珠,在晨光下泛着沉静的光。

随后,陆砚辞缓缓垂下眼帘,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一片浅浅的阴影,完美地遮住了眼底翻涌的情绪,让人看不出丝毫波澜。他将毛笔轻轻放在砚台旁,笔杆与砚台接触时,发出一声极轻的“嗒”声,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笔杆上温润的木纹,那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只有在情绪波动时才会如此。他的声音平淡无波,像是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又像是在回忆一段遥远的过往:“嗯,以前年少时,确实喜欢他的字,觉得风骨难得,特意临摹过一段时间,或许是练得多了,便染上了几分他的韵味。”

“临摹过一段时间”“染上了几分韵味”——这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几句话,在黄垒听来,却如同惊雷般在耳边炸响,震得他脑海里嗡嗡作响!

他心中最后一丝残存的疑虑,在这一刻如冰雪般消融,烟消云散。

临摹?世上哪有这般临摹!临摹能学其形,却永远学不了其神;能仿其笔画,却仿不了那藏在笔锋里的倔强,那连笔时的洒脱,那藏在笔画间隙里的、独属于陆砚辞的气质——那是他年少成名时的意气风发,是他对艺术的极致执着,是他藏在温和外表下的棱角,是无论如何都模仿不来的灵魂印记!

只有写字的人本身,只有将这种写法融入骨血,刻进灵魂,在十年光阴的沉淀后,才能依旧写出这样神形兼备、气韵相通的字迹!这句轻描淡写的“练过”,如同最后一块拼图,严丝合缝地嵌入了黄垒心中早已构建好的真相版图,让所有的碎片瞬间聚合,露出了完整而清晰的模样。

他面上依旧不动声色,甚至还顺着陆砚辞的话,笑着点头称是,语气里带着恰到好处的赞叹,声音却因为抑制不住的激动,微微发颤:“原来如此!难怪写得这么有神韵,看来您当年下了不少功夫啊!能把‘陆体’临摹到这份上,真是难得!”可他的心中,早已掀起了惊涛骇浪——十年的疑惑、十年的期待、十年的不敢置信,在这一刻尽数落地,汇聚成一个无比清晰、无比笃定的答案:他就是陆砚辞!那个消失了十年,让无数影迷牵挂、让整个娱乐圈为之惋惜的陆砚辞!

黄垒感觉自己的眼眶有些发热,一股温热的湿意涌上眼底,他连忙低下头,假装专注地欣赏宣纸上的字迹,以此掩饰眼底翻涌的情绪。指尖轻轻拂过宣纸,感受着墨迹的凹凸,脑海中不由自主地闪过十年前的一幕幕画面——片场里,陆砚辞拿着剧本认真研读,眉头微蹙的模样;庆功宴上,他笑着为大家签名,笔尖在纸上流转的模样;还有他突然消失后,整个娱乐圈掀起的轩然大波,记者围堵公司大门,粉丝在网上留言期盼,以及自己这些年四处打探,却始终杳无音信的失落与怅然……

如今,所有的谜团都有了答案。那个他以为早已消失在人海,或许早已改头换面、过上另一种生活的人,就坐在自己面前,安静地写着字,仿佛这十年的时光,只是一场短暂的梦,醒来时,一切都还如旧。

陆砚辞似乎察觉到了黄垒的异样——他低头的动作太久,肩膀微微颤抖,连呼吸都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促。他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向黄垒,眼底带着一丝淡淡的疑惑,声音依旧温和,像山间的清泉:“黄先生,怎么了?是我这字写得不好,让您见笑了?还是哪里写得不对,您有指教?”

“没有没有!”黄垒连忙回过神,猛地抬起头,摆了摆手,脸上挤出一个略显僵硬却无比真诚的笑容,眼底的湿意还未完全褪去,在晨光下泛着淡淡的水光,“写得好!写得太好了!陆先生,不瞒您说,我今天算是开了眼界了!您这字,比我见过的很多书法家都写得有韵味,这‘陆体’的精髓,您可真是学到家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悄悄用袖口擦了擦眼角,压下心中翻涌的激动与感慨。他知道,陆砚辞既然选择隐姓埋名,在这山间小院过着平静的生活,就必然有自己的苦衷,或许是厌倦了娱乐圈的喧嚣,或许是有难言之隐,此刻不宜点破,也不能点破。他能做的,就是守住这个秘密,陪他维持这份表面的平静。

但他心中的确认,却如同一颗定海神针,让他悬了十年的心,终于稳稳地落了下来,踏实而温暖。

晨光渐渐浓烈,雾霭早已散尽,竹叶在风中轻轻摇曳,石桌上的宣纸上,那首《麦浪》的歌词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墨香,字迹温润而遒劲。而黄垒的心中,却因为这一纸毛笔字,掀起了一场只有他自己知道的、波澜壮阔的涟漪——他终于确认了,眼前这个安静写字的人,就是他寻找了十年的陆砚辞,那个让他牵挂了十年的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