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回廊的低语(1 / 2)

“潜影II型”探测器如同一粒投入墨海的尘埃,悄无声息地滑入“遗忘回廊”的边缘。这里的景象与联盟熟悉的星空截然不同。星辰稀疏得可怜,且大多黯淡无光,仿佛燃烧殆尽的余烬。空间本身弥漫着一种粘滞的“陈旧”感,规则结构松散而脆弱,如同年代久远、一触即碎的羊皮纸。探测器传回的实时画面,带着强烈的信号干扰和规则扭曲,让监控中心的范因斯坦团队必须耗费巨大算力进行图像重建和数据净化。

“环境规则衰减率超出预期 300%,”一位技术员报告,“探测器护盾能量消耗加剧,预计全功能运作时间将缩短 65%。”

“优先保证传感器和隐匿系统,”范因斯坦指令道,“我们需要知道那‘回声’到底是什么。”

随着探测器深入,那规律的规则调制“回声”变得越来越清晰。它并非声音,而是一种作用于时空基本结构的周期性“震颤”,每一次“震颤”都精准得如同原子钟,但其蕴含的规则复杂度却远超任何人工造物。探测器试图分析其源头,但信号仿佛来自回廊的每一个角落,又仿佛源自维度之外,无法精确定位。

“发现异常结构!”突然,主屏幕上的图像经过强化处理后,显现出令人震惊的一幕——

在前方一片看似空无一物的虚空中央,悬浮着一个巨大的、由纯粹几何光影构成的多面体。它缓慢地旋转着,其表面流淌着非光谱的色彩,每一个面都在不断地进行着拓扑变换,从一种完美的几何形态平滑地过渡到另一种,周而复始,仿佛在演示着宇宙间所有可能的形状。那规律的“回声”,正是源自这个巨大几何体的“脉动”!

“这是什么……东西?”吴庸通过连线看到图像,倒吸一口凉气。它不像建筑,不像生物,也不像任何已知的规则实体。

“无法定义,”范因斯坦眼中数据流狂飙,“其结构……是自我指涉且无限递归的!它在不断地定义自身,又不断地超越自身的定义!这完全违背了我们的逻辑体系!而且,它散发出的规则波动……稳定得可怕,仿佛它本身就是‘稳定’这个概念的现实化身。”

就在这时,“源初之婴”禁闭室传来紧急报告——在巨大几何体被清晰捕捉到的瞬间,“源初之婴”的规则脉动与那几何体的“回声”达到了完美的同步!它内部那片微缩时空的演化速度再次飙升,规则结构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复杂化,甚至开始隐约呈现出与远方那巨大几何体相似的、某种更宏观的拓扑特征!

它不仅在聆听,更是在……模仿和学习!

“探测器检测到高维信息流!”技术员惊呼,“从那个几何体指向……指向我们的方向!不,不是指向探测器,是跨越空间,直接指向‘守望前哨’!指向‘源初之婴’!”

一道无法被常规手段拦截的、纯粹规则层面的信息流,如同设定的程序被触发,无视了空间距离,直接链接到了“源初之婴”!这信息流不包含语言或图像,而是一段段极其复杂、自我封装的数学构造式和逻辑公理集,其内容深邃古老,涉及规则稳定性的终极证明、无限可能性集合的收敛条件、以及……某种关于“存在性基石”的验证协议。

它像是在向“源初之婴”进行某种……质询?或者说,是在传递一份来自太初的“试卷”?

“源初之婴”的光芒变得前所未有的明亮和活跃,它不再仅仅是模仿,其内部的规则结构开始根据接收到的“试题”进行高速的自我重构和推演,仿佛一个天才正在心算一道来自宇宙根源的难题。它散发出的规则波动,开始带上了一种清晰的、进行复杂演算的“思考”特征。

“它在……答题?”凌霜感知着“源初之婴”的状态,感到难以置信。这种交流方式,完全超越了生命网络的情感共鸣,是纯粹规则与逻辑的对话。

情况彻底失控了!他们发现了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机制”,这个机制现在正与他们守护的、新生的规则生命体进行着无人能懂的深度“交流”!

“必须中断这种连接!”范因斯坦急道,“我们完全无法理解那信息流的内容和目的!万一其中包含某种逻辑陷阱或格式化指令……”

“如何中断?”林墨沉声问,“那信息流是规则层面的直接链接,我们的技术无法干扰。”

就在众人束手无策之际,“虚妄之潮”的信息再次接入,这一次,它的意识波动中罕见地带着一丝……急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