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图书馆管理员,开局创造超凡 > 第77章 庇护所、溯源与远方之唤

第77章 庇护所、溯源与远方之唤(1 / 2)

“虚妄之潮”退去后的逻辑锚点,笼罩在一种劫后余生的诡异宁静中。破损的平台结构在自动化系统的修复下缓慢愈合,发出细微的嗡鸣,但这日常的噪音反而衬托出那种渗透进每个角落的、紧绷的警惕。那冰冷的、格式化的注视感并未完全消失,它如同弥漫在空气中的无形压力,提醒着所有人,他们只是处于一种临时的、脆弱的“缓刑”状态。

林墨的状况最为严重。意识的直接冲击几乎撕裂了他的存在根本,即便有凌霜不惜代价的灵能滋养和源血之种强大的生命秩序力支撑,他也陷入了深度的昏迷。他的身体各项指标稳定,但意识活动微弱得如同风中之烛,在“心象闭环”的残垣断壁中艰难地维系着。

凌霜几乎寸步不离地守在林墨身边,星银灵能化作温和的光茧,持续温养着他破碎的精神世界。她的脸色依旧苍白,不仅是灵能消耗,更是心力交瘁。吴庸和小李则全力投入到平台的修复和防御系统的强化工作中,试图在这不确定的喘息期内,尽可能增加一点安全感。

范因斯坦博士成为了最忙碌的存在。他的意识副本几乎与平台的主控核心完全融合,分出了无数计算线程,同时进行着多项至关重要的分析:

第一,持续监控“虚妄之潮”的状态。博士在规则层面布设了无数个极其隐秘的“听诊器”,试图捕捉那冰冷逻辑的任何细微变化。数据显示,“格式化”的进程确实暂停了,但其核心逻辑并未改变,只是在处理他们——这个被标记为“异常变量”的存在时,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逻辑循环”与“重新评估”状态。他们注入的“注释”,像一颗卡在精密齿轮中的沙粒,虽然微小,却足以让这架毁灭机器暂时“卡壳”。

第二,深度解析“信息指纹”。这段来自未知造物主的编码,是引发奇迹的关键。博士调动了逻辑锚点所有的算力,甚至冒险连接了其他几个尚能微弱联系上的、处于深度静默状态的逻辑锚点数据库,试图进行交叉比对和破译。进展缓慢得令人绝望,那段指纹的复杂程度超越了现有文明的数学语言描述范畴。但博士并非全无收获,他发现了这指纹与宇宙底层规则网络本身的某种……结构性相似。并非一致,而是如同某种……方言与标准语的关系?这个发现让他不寒而栗。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尝试理解林墨注入“注释”后,对“虚妄之潮”底层逻辑产生的具体影响。这需要逆向工程一个宇宙级程序的内部状态,其难度无异于窥探神只的思维。博士只能通过观测“虚妄之潮”对外部规则扰动的反应模式变化,来间接推测。

时间就在这种高度紧张的分析与等待中,过去了数个标准日。

直到林墨的眼睫微微颤动了一下。

守候在旁的凌霜立刻察觉,灵能光茧的光芒变得柔和而充满希冀。“林墨?”

林墨的意识,如同从无尽黑暗的深海缓缓上浮,最终冲破水面,艰难地回归。他睁开眼,瞳孔先是涣散,继而慢慢聚焦,倒映出凌霜关切而疲惫的脸庞。剧烈的头痛和灵魂被撕裂般的虚弱感瞬间袭来,让他闷哼一声。

“我……没事。”他的声音沙哑得几乎无法辨认。

他没有急于询问外界情况,而是首先内视自身。意识空间一片狼藉,“心象闭环”布满了裂痕,但核心结构依旧顽强地维持着。源血之种的光芒有些暗淡,却依旧稳定地跳动着。最令他惊讶的是,他对“创世蓝图”的理解,似乎在那次极限的碰撞中,被强行烙印得更深了。一些之前晦涩难懂的信息结构,此刻竟有种破碎后的明晰感。

“我们……成功了?”林墨看向凌霜,终于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暂时成功了。”凌霜将他昏迷后发生的一切,包括“虚妄之潮”的退去、平台的现状以及博士的发现,简要告知。

这时,范因斯坦博士的影像也适时出现在医疗舱的全息界面上。“林墨,你的苏醒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感觉如何?意识层面是否有……异常数据残留?”博士更关心林墨是否从“虚妄之潮”的逻辑核心带回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