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黑区以前是巴黎的犹太人聚居区,后来逐渐变成了艺术区,现在有很多画廊和古玩店。” 秦弘轩一边走一边介绍,“这里的古玩市场分两种,一种是固定的店铺,一种是露天摊位,露天摊位的价格更便宜,但需要仔细鉴别,很容易买到假货。”
盛嘉骏点点头,他跟着秦弘轩继续往前走,两人走到一条铺满青石的小巷前。
小巷里已经挤满了人,两旁的摊位一个挨着一个,每个摊位上都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古玩 —— 有欧洲中世纪的铜制十字架、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19 世纪的怀表,还有不少看起来像是华夏文物的瓷器和玉器。商贩们大多坐在小马扎上,有的在整理货物,有的在与游客讨价还价,空气中混杂着灰尘和旧物的味道。
“人真多啊!” 秦弘轩兴奋地说道,拉着盛嘉骏挤入人群,“咱们从这边开始逛,慢慢看,别急。”
两人首先来到一个摆满陶瓷器皿的摊位前,摊主是一位头发花白的法国老人,戴着一副老花镜,正低头擦拭一个白色的瓷盘。摊位上的瓷器大多是欧洲风格的,比如带有蓝色花纹的荷兰代尔夫特陶器,还有法国本地生产的塞弗尔瓷器,但在摊位的角落里,盛嘉骏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 一个青花碗,碗身上绘着缠枝莲纹,看起来像是明代的风格。
“系统检测:华夏明代中期青花缠枝莲纹碗,真品,有轻微磨损,市场价值约 8000 欧元。”
盛嘉骏心中一动,不动声色地拿起青花碗,假装仔细观察。法国老人看到他对青花碗感兴趣,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道:“先生,这个碗是好东西,从中国来的,很古老。”
秦弘轩也凑了过来,拿起放大镜仔细观察碗底的落款,片刻后对盛嘉骏小声说道:“碗底的‘大明宣德年制’落款是真的,青花发色也符合宣德青花的特征,胎质细腻,应该是真品。不过有轻微的冲线,价值会打个折扣。”
盛嘉骏点点头,他早就通过系统知道了这些信息,现在听到秦弘轩的判断,更加确定这是一件真品。他抬起头,对着法国老人问道:“这个碗多少钱?”
法国老人伸出五个手指:“五千欧元,很便宜,我上个月从一个英国收藏家手里收来的,本来想卖六千,看你们是中国人,便宜一千。”
秦弘轩刚想还价,盛嘉骏却抢先说道:“五千欧元,成交。” 他知道这个价格远低于市场价值,而且这件宣德青花碗是真正的华夏文物,能以这个价格买下,已经很划算了。
法国老人没想到他这么爽快,立刻笑着说道:“好,先生真是痛快!我给你包起来,保证不会损坏。” 他从摊位几层软布。
盛嘉骏付了钱,将锦盒递给秦弘轩保管,两人继续往前走。秦弘轩小声说道:“你怎么不还价?其实还能再压五百欧元的。”
“这件是宣德青花真品,有冲线也值这个价,没必要为了几百欧元浪费时间。” 盛嘉骏说道,“而且咱们的主要目的是找千手匠的线索,顺便淘点华夏文物,能买到真品就好,价格不用太纠结。”
秦弘轩点点头,不再多说,目光又被不远处的一个字画摊位吸引。摊位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字画,大多是欧洲画家的作品,但在摊位的最里面,挂着一幅卷轴画,上面画着几竿竹子,画风苍劲有力,看起来像是清代郑板桥的风格。
“系统检测:华夏清代郑板桥款竹石图,仿品,仿制年代为 20 世纪 90 年代,仿造者技法娴熟,市场价值约 1200 欧元。”
盛嘉骏刚想提醒秦弘轩,却看到秦弘轩已经快步走了过去,拿起卷轴画仔细展开。摊位老板是一位中年华人,看到秦弘轩对这幅画感兴趣,立刻热情地介绍道:“这位先生好眼光!这幅画是郑板桥的真迹,你看这竹子画得多有神韵,落款也符合郑板桥的风格,我上个月从一个法国贵族后裔手里收来的,要不是急着用钱,绝对不会卖这么便宜。”
秦弘轩没有说话,只是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画纸的老化程度和墨色的层次,片刻后摇了摇头:“老板,这画是仿品,你看画纸的纤维太新,墨色也没有层次感,是现代仿造的。不过仿造者的技法不错,算是高仿品。”
中年华人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又恢复自然:“先生真是行家!既然你看出来了,我也不瞒你,这确实是高仿品,但仿造水平很高,挂在家里当装饰品也很有档次,价格好商量,你要是想要,八百欧元拿走。”
秦弘轩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看向盛嘉骏,似乎在征求他的意见。盛嘉骏摇摇头 —— 这幅画虽然是高仿品,但没有收藏价值,而且与千手匠的仿造风格不同,没必要浪费钱。秦弘轩会意,放下画轴,对着中年华人笑了笑:“谢谢老板,我们再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