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开业大吉(2 / 2)

她完全没有想过要去核实一下所谓的“供应商”,也没有想过要去看看那批货的“促销期”,到底还剩几天。

在她眼里,张萍就是她的财神爷,是能让她坐着数钱的超级大功臣。

张萍看着手机上收到的转账提醒,嘴角的弧度更深了。

她转身离开,将那份给徐周丽看的、被夸大了数倍的流水报表随手扔进了碎纸机,然后从自己的抽屉里,拿出了一本真正的账本。

账本上,记录着真实的、并不算难看但也绝不夸张的数字。

而在另一本秘密账本上,她清楚地记下了每一笔被“操作”过的开销。

包括那五万块的饮品款。

实际上,那批饮品,她只花了一万块就拿下了。

因为,它们的保质期,只剩下最后一周。

接下来的几天,“徐大厨米线店”的生意,表面上看起来依旧火爆。

每天都是人来人往,排队的长龙甚至比以前王大厨在的时候还要壮观。

徐周丽和江舒悦彻底当起了甩手掌柜,每天就掐着点来店里,从张萍手里接过那份“亮瞎眼”的假账单,然后就坐在角落里,美滋滋地计划着未来。

“舒悦,妈想好了,等这个月利润一到手,咱们就去市中心最繁华的商业街,再盘个更大的店面!开分店!”

“到时候,妈是董事长,你就是总经理!咱们也当一回上市公司的老板!”

徐周丽意气风发,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走上人生巅峰的模样。

江舒悦被母亲描绘的蓝图感染,也跟着激动起来,完全没注意到,店里的客人,几乎天天都在换面孔。

那些曾经天天来吃的老街坊、老熟客,一个都不见了。

新来的客人,大多也是被门口的“热闹”和“促销”吸引进来,但吃过一次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头。

“这家的服务是真好,就是味道……怎么那么咸?”

“是啊,齁得慌!而且价格也太贵了,随便点个套餐就一两百,抢钱啊?”

“那个服务员一个劲儿给我推荐最贵的,我都不好意思拒绝……结果上来一看,就这?再也不来了。”

负面的口碑,在顾客之间悄悄地发酵。

但因为新客流足够多,暂时掩盖了回头客为零的致命问题。

徐周丽母女俩被虚假的繁荣蒙蔽了双眼,每天沉浸在账面数字暴增的狂喜之中,对即将到来的危机,一无所知。

这天下午,店里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他戴着鸭舌帽和黑框眼镜,举着一个手机云台,一边走一边对着镜头说话。

“哈喽啊,兄弟们!你们的强哥又上线了!今天咱们来探一家最近在网上很火的米线店,据说老板换人了,装修和服务都来了个大升级!咱们今天就来替兄弟们尝尝,看到底是真升级了,还是智商税!”

来人正是本地小有名气的美食探店博主,“强哥吃遍天”。

他拥有几十万粉丝,一条视频的播放量动辄几十上百万,影响力不小。

当然,他不是自己来的。

是张萍“请”来的。

张萍亲自上前,热情地将他迎到最好的位置。

“强哥,您能来我们店,真是蓬荜生辉啊!今天您这单,我请了!想吃什么随便点!”

强哥笑着摆了摆手:“张总客气了,我们做探店的,有自己的规矩,必须自己花钱,这样才够客观公正嘛!”

他一边说,一边将镜头对准了菜单。

“嚯,咱们看看菜单,价格确实不便宜啊。行,那强哥今天就豁出去了,点个最贵的,这个288的豪华套餐,看看它到底豪华在哪!”

很快,服务员端上了套餐。

摆盘精致,分量十足,看起来确实很“豪华”。

强哥先是夸了一通服务:“兄弟们,有一说一啊,这服务态度,绝对是五星级的!从进门到现在,挑不出一点毛病!”

然后,他夹起一筷子米线,放进了嘴里。

咀嚼,停顿。

他的眉头,几不可查地皱了一下。

他又喝了一口汤。

这次,他的表情变得有些古怪。

“嗯……”他放下筷子,对着镜头,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表情。

“怎么说呢,这个味道……一言难尽啊。”

“汤,太咸了,咸到发苦,完全盖住了骨汤本身该有的鲜味。米线呢,还算爽滑,但也就那样。这个雪花肥牛,确实是肥牛,但口感很一般。至于这十五个小菜……大部分都是预制菜加热的吧?”

他挨个点评,话说得非常“客观”,没有用任何过激的词汇,但每一句话,都精准地踩在了雷点上。

“总的来说,”强-哥最后总结道,“服务满分,环境八十分,但最重要的味道,兄弟们,我只能给个不及格。性价比极低。结论是,不会再来。”

视频录制结束,强哥客气地和张萍告辞。

当晚,这条视频就被发布到了网上。

标题起得非常吸引眼球:【号称全城最好吃的米线店?花288元体验,我感觉自己像个冤大头!】

视频迅速发酵,播放量一路狂飙。

评论区彻底炸了。

【强哥说得太对了!我上周刚去过,咸得我喝了一整瓶水!】

【他家服务员跟搞传销似的,疯狂给你推荐贵的套餐,不点还不行!】

【就是!本来想吃碗二十块的米线,结果花了快两百!纯纯的智商税!】

【以前王大厨在的时候多好吃啊,现在换了老板,全完了!】

一颗舆论的炸弹,被彻底引爆。

而始作俑者张萍,此刻却根本没有看手机。

她站在堆满了各种货物,显得拥挤不堪的仓库里。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奇怪的味道。

那是成箱成箱的果汁饮料,距离保质期截止,只剩下最后两天了。

还有那些为了“凑单”而大量采购的,同样快要过期的各种食材。

这些,都是徐周丽花了大价钱买来的“定时炸弹”。

张萍看着这堆积如山的“罪证”,嘴角勾起一抹冰冷入骨的弧度。

她缓缓拿出手机,没有理会上面疯狂弹出的视频软件的通知。

她打开通讯录,找到了一个号码,拨了出去。

电话接通了。

她用一种平静又清晰的语气,对着电话那头说道:

“您好。”

“是卫生监督部门吗?”

“我要举报。”

“城南路新开的‘徐大厨米线店’,使用大量过期食材,存在严重食品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