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2 / 2)

吕平私下打着吕氏的旗号,肯定捞了不少钱,这些钱绝不会是他自己的,多半都交给了吕氏。

毕竟要让朱允炆这个庶长子继位,少不了上下打点。自从常氏和朱标的嫡长子早夭后,朱允炆上位的机会确实大了一些。

但前提是朱标不偏心。听蓝玉他们当年的说法就知道,常氏始终是朱标最爱,就算她去世多年,朱标也未曾变心。

何况朱允熥背后还有常氏和蓝玉两家的势力,吕氏想让朱允炆越过朱允熥成为正牌继承人,要花的功夫可不小。

常氏身上武勋的标签,吕氏无论如何也比不过,她只能把心思花在文官身上。吕平捞来的钱,多半都被她用来结交官员了。

不过这么看来,何秋之前怀疑吕氏对朱标下手的可能性就小多了。

顺着这条线,看不出吕氏有谋害朱标的动机,最多可能是和谋害朱标的人有合作,对朱标的危险坐视不理。

大厅里,不知何时王申又回来了,脸上带着急切说道:

“大人,咱们动手吧!”

何秋抬眼问:

“动手?动什么手?”

王申说得更直白了:

“当然是弹劾吕氏啊!她弟弟倒卖军粮,那些钱肯定不是自己花了,多半都进了吕氏手里,她怎么可能脱得了干系?”

“之后,这储君是不是就该换人了?”

王申也有私心。何秋是朱棣的女婿,朝野皆知。太孙朱允炆一旦被换,朱棣成为储君的几率最大。

到时候,他作为何秋的下属,说不定也能跟着飞黄腾达!

何秋只是笑了笑,摇头不语。

王申急了:

“大人,都这时候了,可不能有妇人之仁啊!就太孙那性子,他一旦登基,还能有咱们的好?”

王申也顾不上说漂亮话,只看朱允炆的所作所为就知道,要是他真登基了,朱棣和何秋肯定是第一批倒霉的。

就连锦衣卫也跑不了——东宫的太监朱允炆都不当回事,他们这些浑身污名的锦衣卫还能得他喜欢?

“王申啊,我当然不会妇人之仁,但你要记住,咱们是臣子,不能替陛下做决断。”

“这事虽然就在陛下一念之间,但急不得!”

“要知道,疏不间亲啊……”

王申稍微冷静了些,泄气地问:

“那咱们就这么干看着?”

何秋嘿嘿一笑,脸色转冷:

“怎么可能!吕氏既然敢让吕平倒卖军粮,就绝不会只贪这点钱。”

“东宫用度那么大,她有没有从中捞油水?我不信她不动心!”

常氏的嫁妆数额巨大,如今她已去世,留下的女儿尚且年幼,这些财物自然落入吕氏手中。她怎么可能丝毫不动用呢?

王申此刻恍然大悟,何秋并非不想对付吕氏,而是认为现有证据不足,打算继续搜集,力求一举将吕氏彻底扳倒!

王申由衷赞叹:

“大人高明!”

随即精神抖擞地前去安排何秋交代的事宜。锦衣卫在宫中亦有眼线,内库的账目并非无法查证。

何秋端起凉透的茶,轻啜一口,幽幽吟唱:

“待明日升公堂铜铡摆上,将尔等一个个捆上法堂。平冤狱我亲把苦主释放,铡奸除恶霸正义伸张……”

东宫很快得知消息。锦衣卫大张旗鼓核查内库账目,并未刻意遮掩。

吕氏预感末日将至,身边知晓内情的宫女太监如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

唯独吕氏仍保持着镇定, ** 观赏花房景致,直至朱允炆慌慌张撞入殿内。

吕氏斥责道:

“已是太孙之尊,还这般失态!”

随即屏退左右宫女:

“都退下吧!”

待殿内只剩母子二人,吕氏才开口问道:

“所为何事?”

朱允炆面色惨白。他虽同意蓝玉彻查此案,却未料到这么快就牵连到舅父,如今锦衣卫竟开始核查内库账目——这分明是将嫌疑指向母后!

“母后,舅父究竟所犯何事?您可曾参与其中?”

吕氏唇角泛起讥讽的弧度:

“允炆,你未免太过天真。若无本宫暗中支持,凭你舅父那点能耐,岂能成此大事?”

朱允炆愣在当场,讷讷道:

“母后为何如此?那可是军粮啊!”

吕氏轻笑:

“若不这般行事,你以为你能坐上太孙之位?”

不待朱允炆回应,她自顾自说道:

“你舅父所得钱财,八成皆送入东宫,由我用于结交朝臣。若非如此,你当太孙岂会获得如此多拥护?”

朱允炆愈发震惊,喃喃道:

“不可能……母后定是在骗我……”

第272章 疯了

吕氏冷笑着紧盯朱允炆:

“你当真毫不知情?”

朱允炆嘴唇翕动,良久无言。

他并非全然无知,这些年来对吕氏所为早有察觉,不过始终佯装不知——毕竟这些事终究对他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