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汤池,朱玉颖为何秋宽衣,纤手轻轻抚过他的胸膛,眼中满是眷念。一年未见,她早已思念满怀。
何秋带着几分调侃看向她,朱玉颖不由脸颊泛红,随即挽起衣袖,故作正经道:
“妾身听说夫君在孔庙遭逆贼冲撞,是想仔细看看夫君有没有受伤。”
何秋低声笑道:
“那你可要看仔细些。”
说着伸手一带,朱玉颖轻呼一声,便落入了池中,正倚在他怀中。
她眼中含情脉脉,望着何秋几乎能沁出水来。何秋将她揽在怀中,察觉到她产后体态丰润了些,便说道:
“看来我不在身边,你也把自己照顾得很好,没只顾着忙事务。”
朱玉颖轻哼一声,朝他怀里又贴近几分,娇声说:
“夫君的话,妾身怎敢不听?况且有了阿秀之后,总担心奶水不足,我自觉胖了些,还怕夫君嫌弃呢。”
何秋听她如此娇语,心头一热,手不自觉地在她背上轻轻摩挲。他自然不会在意朱玉颖丰腴几分,反觉如今的她更显风韵。在他眼中,容貌只要清秀端正便足矣,若真贪恋美色,也不会在外一年始终守身如玉。
怀中之人不安分地扭动,何秋轻吸一口气,将她按住,等她安静下来,才低声开口:
“你向来明白我的心意,我怎会因这些嫌弃你?若可以,我愿与你一生一世一双人。”
朱玉颖双眸粲然如星,这句话让她心头怦然,一生一世一双人——若真能如此,此生又有何憾?
她凑近何秋耳边,轻声细语说了什么。
“既然这样,那咱们得给阿秀多添几个弟弟妹妹。”
何秋按捺不住,一把将朱玉颖揽入怀中,见她眼中闪着倔强的光,不禁低笑。
“这话可是你说的,今晚就不去瞧阿秀了,为夫得好好努力,给他添两个伴儿。”
第249章 琐事
一夜好眠,清晨醒来,何秋便急着去看孩子。昨晚光顾着照料他娘亲,今天该多陪陪他了。
阿秀渐渐长大,已经能咿呀学语喊几声“母亲”了。虽然走路还摇摇晃晃,得有人在旁照看,但总算平安度过了最易生病的阶段。
他的眉眼渐渐清晰,白嫩的小脸十分可爱。见何秋走近,也不哭不闹,只是睁着乌溜溜的眼睛转来转去。
何秋看他心情大好,打趣问道:
“阿秀,知道我是谁吗?”
阿秀没出声,只多瞧了他几眼。一旁的绿珠开口提醒:
“快叫爹爹。”
阿秀犹豫地看了看绿珠——这是他熟悉的姨母。既然她这么说,阿秀便轻轻喊了一声:
“爹爹。”
“哎——”
何秋心中欢喜。在外奔波劳累,不就是为了孩子能有个更好的将来吗?
他上前想抱阿秀,可孩子似乎有些怕生,怎么也不肯让他抱。
何秋只好让绿珠带着阿秀在院子里玩耍。已起身的朱玉颖站在他身边,满眼慈爱地望着嬉闹的儿子。
绿珠张开双臂护在阿秀身旁,满脸紧张,生怕他摔着。
何秋转身搂住朱玉颖,柔声道:
“辛苦娘子了。”
朱玉颖娇声回应:
“我倒不算辛苦,母亲派来的几位乳母才真是劳心劳力呢!”
何秋立刻想到昨天那个拦着他不让进暖阁的健壮妇人。
也是,朱玉颖生下阿秀不久,自己就去了北平。她初次生产,丈夫不在身边,又无婆婆相助,这些杂事只能由徐妃这个做母亲的来打点了。
何秋听着朱玉颖絮絮诉说自他离开北平后发生的种种,其间穿插着徐妃觉得阿秀眉眼间有几分像她小时候的模样。
这些家常若是放在婚前,何秋或许会不耐烦。如今成了家、有了孩子,再听身边人念叨这些,只觉得满心温暖。
何秋忽然开口:
“阿秀渐渐大了,光有个乳名不太合适,你看取个什么名字好?”
朱玉颖神色顿时有些不自然,心虚地瞥了何秋两眼,支吾道:
“这个……我离开北平时,父王已为他取名何栋,盼他成为大明的栋梁之材。”
何秋嘴角微抽——好个朱棣,连这点当父亲的乐趣都给他夺去了。
朱玉颖也知道不妥,摇晃着何秋的手臂撒娇:
“阿秀的大名就让父王取了吧,往后再生孩子不都由你取名嘛。”
被朱玉颖这么一哄,何秋心里舒坦了些。反正日后还会再添孩子,到时再说!
一家三口在院子里玩了一上午,何栋累得要去休息了,这才停下来。
这时,朱高煦小心翼翼地探进头来,试探着喊道:“姐夫?能不能过来一下,我们兄弟有事找您。”
何秋虽然觉得奇怪,但也没多想,嘱咐朱玉颖照顾好何栋,就跟着朱高煦来到书房。
朱高炽和朱高燧两兄弟已等在书房里,见到何秋进来,两人神情都很激动。
何秋一脸不解地问:“你们怎么了?是在皇孙那儿受欺负了吗?”
三人像拨浪鼓似的摇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开口。